蘇林嬴政 作品

第492章 楊鎬離職,豐臣秀吉之死,劉恆婚事的博弈

  一名朝鮮老者抬起頭,雙目通紅地開口。

  “朝鮮能不亡國,全賴楊鎬大人之恩德。”

  “我等朝鮮子民,謝楊大人!”

  在場成千上萬名朝鮮民眾,異口同聲。

  “謝楊大人大恩大德!”

  楊鎬看著這一幕,身軀顫抖,久久不能言語。

  金幕中,字幕緩緩浮現。

  【楊鎬對朝鮮人而言,並非只是天兵大將的身份這麼簡單。】

  【當第二階段的倭軍北上,兵鋒臨近漢城,朝鮮君臣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時,是楊鎬孤身前來漢城。】

  【在這個最混亂的局面下,楊鎬接手了所有朝鮮政務,憑藉著自己的身份和能力穩定了朝鮮君臣和萬民之心。】

  【也是楊鎬領兵一路反攻蔚山,給了倭軍幾年侵朝戰爭中最慘痛的一次損失。】

  【對朝鮮人而言,邢階、麻貴並不算什麼,楊鎬才是那個真正力挽狂瀾,拯救了朝鮮的大明天將!】

  【楊鎬一生所作所為,頗多爭議。】

  【但在朝鮮人的心中,他確實是來自大明的救星。】

  【就在楊鎬離開朝鮮沒有多久,重病在身的豐臣秀吉性命也走到了盡頭。】

  “關白!”

  “關白大人!”

  “爹!”

  在畫面中,豐臣秀吉閉上了眼睛,氣息全無。

  這位繼織田信長之後,第二個在名義上統一了倭國的梟雄人物,走完他六十餘年的人生。

  【豐臣秀吉死後,按照他生前的安排,以六歲的兒子豐臣秀賴繼承大位,德川家康為首的“五大老”和“五奉行”總計十位大臣共同輔政。】

  【國少主疑,師老兵疲的雙重打擊下,倭軍侵略朝鮮的戰爭再也無法持續下去。】

  【更加讓在朝鮮的倭軍將領們恐懼的是,在豐臣秀吉死前,他已經下令讓大約六萬人的倭軍先行撤軍回國,還在朝鮮的倭軍只剩下十萬左右。】

  【而倭國本土則由於更換最高統治者必然會產生的權力真空期,一時間還來不及下令讓其他的侵朝倭軍回國。】

  【豐臣秀吉雖然死了,但倭國方面也知道事關重大,嚴密的封鎖了消息。】

  【明軍方面,雖然並不知道豐臣秀吉的死訊,可隨著大量部隊進入朝鮮,明軍的南征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

  大明兵部尚書,朝鮮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邢階滿面紅光,沉聲開口道:

  “各位,眼下已有十餘萬大軍入朝,各種武器裝備也已然準備完畢。”

  “本官決議,即刻分兵南下,全殲倭軍!”

  “東路軍,以麻貴為提督;中路軍,以董一元為提督;西路軍以劉綎為提督;水陸以陳璘為提督。”

  “爾等各司其職,勝利就在眼前!”

  畫面中,明軍浩浩蕩蕩地南下,朝著被倭國佔領的朝鮮南方四道之地進發。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嘖了一聲。

  “朕怎麼感覺,這一次明軍還是打不贏呢?”

  太子劉盈聞言,不由頗為疑惑。

  “父皇何出此言?”

  說話時,劉盈不忘看了一眼身旁的劉恆。

  劉恆最近的表現有點奇怪,頗為沉默,基本上不怎麼開口。

  這讓劉盈也比較放心了。

  看起來,自己這個弟弟應該不會爭奪太子之位。

  劉邦笑呵呵地開口。

  “朕現在其實已經發現了,明軍的問題並不在於底層的將士。”

  “單論軍隊的素質,明軍是肯定比倭軍強的。”

  這番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同。

  蕭何道:

  “老臣雖然很少親自領兵,但看視頻也能看得出來,明軍每一次正面作戰都可以乾脆利落地擊敗倭軍。”

  曹參笑了笑,道:

  “也就是朝鮮那個破地方,全是山地,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

  “若是在中原地帶決戰,倭軍早就被明軍打得全軍覆沒不知道多少次了。”

  劉邦嗯了一聲,總結道:

  “關鍵還是,明軍缺乏一個足夠優秀的統帥。”

  “無論是之前的李如松,還是現在的麻貴、楊鎬這些人,都差點意思。”

  “什麼石星、邢階,表面上是戰場的統帥,實際上從來不上一線。”

  “這種用文官制衡武將的制度,簡直就是亂七八糟!”

  作為曾經的街溜子,奉行垂拱而治道家學派的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在各種方面的底線其實是非常靈活的。

  但即便是劉邦這麼靈活的底線,也有點受不了明朝的用兵制度了。

  呂釋之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皇帝信任主帥,就應該像秦始皇當年信任王翦,陛下信任韓信一樣。”

  “給前線主帥充分的自主權,主帥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

  “若是蔚山之戰中只有一個聲音的話,無論如何加藤清正也死透了。”

  在場的大漢君臣,能開口討論這件事情的,都是從秦末戰亂過來的。

  他們對戰爭有著非常清楚的理解,也很明白怎麼樣才能打勝仗。

  無論是楊鎬還是麻貴,兩人之中若是任何一個人能在蔚山城時全權做主,情況就完全不同。

  想象一下,如果是麻貴當上這個統攬全軍的主帥,他還會阻攔李如梅進城嗎?

  肯定不會。

  李如梅是麻貴麾下的將領,他破了內城,麻貴這個主帥就是指揮有功!

  不管是楊鎬、麻貴之中哪一個人能做到在蔚山城全權做主,其他任何人不得置喙,那蔚山城當時就被李如梅攻破了。

  但偏偏楊鎬、麻貴兩人都不能做主,卻又都能命令李如梅。

  最終,才導致了功敗垂成。

  問題太大了。

  劉邦淡淡道:

  “這個問題不解決,朕依舊不看好明軍。”

  “戰爭的結局多半是倭軍撤出朝鮮不假,但明軍這種情況,那是肯定沒辦法全殲,不,哪怕是殲滅一半都做不到。”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劉邦散了朝會,離開宮殿。

  身後的太監輕聲提示。

  “陛下,您已經有七天沒去皇后那邊了。”

  劉邦皺眉沉吟片刻,道:

  “去薄妃那吧。”

  薄姬如今已經被劉邦冊封為恭妃,雖然還只是普通的妃子而不是皇貴妃,但也已經屬於後宮之中地位最高的幾個女人之一。

  她也換了一間更大的宮殿。

  劉邦木屐踏踏,走進宮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