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17章 趙匡胤內鬥,李淵啃兒子,武則天西征,朱元璋明志

  至於蒙古帝國的貴族們,忽必烈也非常慷慨地給他們提供了便利。

  如今大量的新興行業,裡面都有許多蒙古大貴族家族的投資。

  有了金幕的指點,這些新興行業的發展極其迅速,投資其中的蒙古大貴族們賺得盆滿缽滿。

  有了如此可觀的利益在,蒙古大貴族們對新興產業進行投資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潮。

  甚至許多大貴族專門派出家族之中的核心子弟進入這些新興產業之中進行學習,以更好地賺取利潤。

  忽必烈感慨道:

  “沒有金幕之中的大元和現在的大元比起來,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劉愛卿你能想象嗎?以前那些傢伙酒宴上除了聊駿馬就是女人,現在三句話離不開投資、利潤、產業規模!”

  劉秉忠想象了一下一群蒙古絡腮鬍大貴族聚在一起,口沫橫飛地聊投資的場景,嘴角也忍不住扯動了一下。

  “陛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在,什麼事情都能辦,容易辦!”

  忽必烈點了點頭,深有體會地開口。

  “誰說不是呢?以前都是哭著喊著要去漠北掌控軍權,現在一個兩個就想去江南,去南方賺大錢!”

  “漠北簡直是求都沒人去了,哈哈。”

  由於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的存在,元朝一直都在漠北駐紮重兵進行防禦。

  但漠北和大都之間隔著幾千裡的大漠,這也就導致漠北主帥手握軍權又很難鉗制,在皇位更替時特別容易領兵南下篡位。

  可現在嘛,誰沒事去漠北吃沙子?

  去南方,坐在景緻美妙的園林之中,享受江南女子的溫婉,看著每天白花花的銀子不停地流進自己的口袋,這不香嗎?

  造反成功就算了,不成功可是要死全家的。

  舒舒服服過一輩子就夠了!

  由於實在是太多皇族希望前往江南,以至於忽必烈現在都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在杭州城設立一個陪都了。

  忽必烈笑呵呵地和劉秉忠聊了一會,然後開口道:

  “現在的大元,雖然不再是蒙古人一言九鼎的大元,但卻是蒙古人能享受到最好生活的大元。”

  “成吉思汗是偉大的,但是就連偉大的成吉思汗也無法讓所有的蒙古人獲得今天這樣的好生活,更沒有辦法解決大元作為異族王朝必然會面臨的諸多問題。”

  “金幕給朕帶來的融合,兼收幷蓄,實在是太好了。”

  “朕覺得,蒙古人的許多舊習俗也該一併改易,徹底向華夏看齊才對。”

  劉秉忠聞言愣了一下,忙道:

  “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啊?”忽必烈看著劉秉忠,愣住了。

  朕一個蒙古人皇帝想要讓蒙古人全面漢化,你一個漢人大臣反而不同意?

  劉秉忠正色道:

  “華夏,來源於諸夏一詞。”

  “何謂諸夏?便是來自天下各個不同地域的人們,因為共同的文明感化而走到一起,最終成就了華夏文明。”

  “以如今大元而論,江南溫婉,關中豪放,中原堅韌,各種地域風情不勝枚舉。”

  “嶺南人和西北人,雖都是漢人,但膚色、身材迥異,衣食風俗更是大相徑庭。”

  “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都是華夏人。”

  “這便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草原之上,水土本就和其他地方不同,養出不同的風俗人情也是理所當然。”

  “華夏既然能有關中風情,江南風情,中原風情,如何不能有草原風情?”

  “陛下若是強行將草原風情更易導致消亡,反而是華夏文明的一大損失了。”

  忽必烈聽完,心服口服地點頭。

  “劉愛卿啊,還是你受華夏文化薰陶夠久,站得高,看得遠。”

  “你說得對,江南可以是華夏,中原可以是華夏,草原自然也可以是華夏。”

  “只要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天下處處都可是華夏!”

  劉秉忠遲疑半晌,道:

  “呃,女真、倭國和高句麗不能是華夏,陛下。”

  忽必烈哈哈大笑。

  “那是自然!”

  大明世界。

  朱元璋雙手抱胸,注視著面前的大殿廣場。

  廣場中,一輛汽車正在漂移。

  輪胎髮出了吱吱的聲音,煙霧升騰。

  終於,一個漂亮的漂移結束,朱棣的腦袋從駕駛室裡冒出來。

  “父皇,怎麼樣?兒臣可是練了好幾個月呢。”

  朱元璋上去就是一巴掌。

  “蠢材,你堂堂大明太子這麼開車,是想要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因為車禍而死的皇太子嗎?”

  朱棣腦袋一縮,忙叫道:

  “有安全氣囊的,還有安全帶!”

  朱元璋雙目一瞪。

  “還敢頂嘴?”

  “安全,安全,就你朱老四在的地方最不安全!”

  朱元璋啪啪連扇,打得朱棣抱頭鼠竄。

  朱高熾站在一邊,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終於,朱棣成功跑遠,朱元璋停下腳步,氣喘吁吁。

  “逆子,你給朕過來!”

  朱棣忙道:

  “父皇,您說不打我,我就過去。”

  “朕不打你!”

  朱棣一臉狐疑。

  “父皇,您說話不算話太常見了,之前您還說如果兒臣搞定了瓦剌韃靼和倭國,您以後都不會責怪兒臣了。”

  朱元璋大怒。

  “好你個朱老四,你有種就一輩子別靠近朕!”

  ……

  一番折騰後,爺孫三人坐在一起吃飯。

  朱高熾抬頭看了一眼有些鼻青臉腫的朱棣,嘴角忍不住彎了一下。

  他不敢笑出聲,趕緊低頭對付起面前的菜餚。

  朱棣把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瞪了朱高熾一眼。

  臭小子你等著,一會回東宮看我怎麼收拾你。

  朱元璋哼了一聲,緩緩開口道:

  “汽車也弄出來了,是該準備一下,把西邊那幾個蒙古人的汗國都給滅掉了。”

  除了大元王朝之外,成吉思汗的後裔建立了四大汗國。

  分別是金帳汗國(長子朮赤一脈)、察合臺汗國(次子察合臺一脈)、窩闊臺汗國(三子窩闊臺一脈)以及伊爾汗國(幼子託雷一脈)。

  其中,窩闊臺汗國是最短命的,建立不久就被大元聯手察合臺汗國給滅亡了。

  其次是伊爾汗國,在大明洪武二十年被來自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所滅亡。

  如今尚存的就是東察合臺汗國和金帳汗國。

  朱棣躍躍欲試,開口道:

  “父皇,聽說那個來自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口口聲聲自稱自己是什麼成吉思汗的後裔,叫囂著遲早要東征滅掉大明呢。”

  “能不能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去和他碰一碰?”

  朱棣說話的時候,其實也就是隨口一說。

  在成為皇太子之後,無論是出征漠北西域還是倭國,朱棣可都是磨破了嘴皮子。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棣,淡淡道:

  “行,等汽車完全列裝軍隊之後,你就領兵西征吧,讓藍玉當你的副帥。”

  朱棣身體一顫,筷子裡的肉掉了都不知道。

  他一臉驚訝地看著朱元璋。

  “父皇,您真的願意讓兒臣出征啊?”

  朱高熾也是頗為意外。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朱棣。

  “朕現在看到你這個臭小子就心煩,你早點滾,別在朕面前礙眼。”

  “反正要是真有什麼事情,也有高熾在京師主持大局,亂不了!”

  這些年,朱棣作為皇太子其實並沒有過多的參與朝政。

  許多事務,反而是作為皇孫的朱高熾以朱棣的名義代為署理的。

  朱元璋一開始其實也很不滿意。

  但後來時間過去,朱元璋發現朱高熾處理政務的手段更加圓滑成熟,更讓朱元璋滿意。

  再考慮到盤點視頻之中朱棣的表現,朱元璋也就聽之任之了。

  這個老四,天生就是一個喜歡折騰的性子。

  既然他已經有一個足夠出色的兒子來輔助處理朝政,那他喜歡胡搞瞎搞就弄吧。

  反正死了也有朱高熾能接替皇位……

  同樣是皇孫,朱高熾除了胖點,其他方面真的是全方位的碾壓朱允炆!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看了一眼朱高熾。

  “現在體重多少了?”

  朱高熾趕忙把剛剛夾進碗裡的一塊五花肉放下,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一百九十斤。”

  朱棣嘟囔了一句。

  “怎麼和之前二百五十斤的時候沒多大區別呢?”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罵道:

  “怎麼沒有區別?你個當爹的連自己兒子體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怎麼當的。”

  朱棣大感無語。

  誰家當爹的會去關心兒子的體重啊。

  但朱棣還是滿臉笑容。

  “是是是,父皇說得對,兒臣回去之後一定好好關心一下這小子。”

  在說到“關心”的時候,朱棣還特地加重了語氣。

  朱高熾莫名覺得一股寒氣,身體打了一個冷顫。

  朱元璋哼了一聲,突然若有所覺,緩緩抬頭。

  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朱元璋先是有些擔憂,隨後又舒展開眉頭。

  “高熾啊,今年棉衣的產量如何?”

  朱高熾笑道:

  “單單是今年一年,大明的棉衣產量就超過了兩千三百萬套。”

  “請皇祖放心吧,大明的老百姓,尤其是北方的老百姓今年冬天肯定是比以往的日子要好過太多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露出欣慰的表情。

  “朕這輩子餓過,苦過,親眼看著至親在自己面前凍餓而死,百姓的苦難,朕太懂了。”

  “如果朕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只是為了自己和後代的享受,那朕怎麼對得起那些提著腦袋和朕一起打天下的人呢?”

  “老四,高熾啊,你們要明白,大明和其他任何朝代都不一樣。”

  “大明,靠的是百姓。”

  “大明的皇帝當然也得賞賜勳貴和官吏,但永遠記住,大明的皇帝和百姓是一起的!”

  朱棣和朱高熾同時挺直身軀,沉聲開口。

  “兒臣/孫臣明白!”

  大清世界。

  康熙老皇帝坐在御書房中,昏昏欲睡。

  在他的面前,胤禛正在看著一份份奏摺,在軍機大臣的輔助下奮筆疾書。

  弘曆則在一旁,一份份地翻閱奏摺,並在某些奏摺上進行票擬。

  突然,御書房的房門被敲響。

  康熙猛然從睡夢中驚醒,含糊開口。

  “怎麼了?進來。”

  一名軍機處大臣快步而入,臉上帶著欣喜表情。

  “陛下,布里亞特八百里加急,捷報,大捷!”

  注:歷史上宋朝宰相是真有退休金的,不過是在宋真宗時期才正式頒佈成為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