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36章 劉秀憤怒抨擊,李世民重提周朝,趙構醉生夢死

  【宗澤雖死,餘威猶在。金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除了消滅河北義軍之外,將主力放在了山東一帶,汴京也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時期。】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不由感慨。

  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搖了搖頭,道:

  “這就是大宋,呵呵。現在朕總算是明白,為什麼朱元璋會輕蔑地將大宋叫做大慫了。”

  是真慫啊!

  霍去病重重地哼了一聲,道:

  “北伐這麼重大的事情,怎麼搞的好像兒戲一樣,說打就打,說不打就不打了?”

  “堂堂一個華夏王朝,就這麼朝令夕改的嗎?”

  大漢其他臣子也是抨擊之聲不斷。

  對大宋這麼慫的行為,大漢是真的看不上!

  衛青表情嚴肅地開口。

  “宗澤畢竟只是一個臣子,在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下能做的確實有限。”

  “可惜了,若是宗澤能再年輕一些,大宋是真有希望能收復全部失地的。”

  太子劉據聞言,不由好奇地開口問道:

  “平陽侯,宗澤當真有這麼厲害?”

  “他之前在第二次汴京保衛戰中也沒有給汴京解圍啊。”

  衛青笑了笑,對著劉據解釋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在打仗的時候,士氣是非常重要的。”

  “宗澤的名聲已經響遍金軍士兵心中,對金軍所有將士造成了極大的震懾。”

  “反之,宋軍有宗澤指揮,在作戰時必定如虎添翼。”

  “此消彼長,只需要宗澤親自揮師北上,就一定能連戰連捷,收復大量失地。”

  霍去病聽到這裡,不無自得地開口補充了一句。

  “太子殿下,這就是一個真正名將的威懾力,人還沒到,敵人就已經嚇破膽了。”

  衛青和霍去病,在匈奴人的心中就有這樣的威懾力!

  漢武帝點了點頭,道:

  “所以人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呵呵,金軍戰鬥力當然是比宋軍更強的,但遠遠還沒到碾壓的程度,不然宋國早就已經被金國滅亡了。”

  “宗澤其實領兵能力也就那麼一回事,但凡是隨便一個出色的將領,嗯,別說是衛青和去病兒了,就算是李廣去了大宋作為主帥,一樣也能收復失地!”

  劉據聞言啞然片刻,隨後忍不住道:

  “那這樣說來,北宋豈不是白白放棄了馬上就能收復的河北大片領土?”

  那可是廣袤的河北平原啊。

  這麼多,這麼好的耕地和人口,竟然就這麼白白放棄了?

  劉據根本無法理解。

  漢武帝悠然開口。

  “要不怎麼會叫做大慫呢?別人是知恥而後勇,這個大慫是被暴打了一通之後嚇破膽子了。”

  “嗯,應該說,是趙構在被暴打之後嚇破膽子了。”

  “真不愧是能上盤點視頻的敗家子啊,廢物一個!”

  東漢世界。

  劉秀大為不滿。

  “這就停止北伐了?這麼好的機會!”

  在場的許多大臣也頗為激動。

  耿弇吹鬍子瞪眼睛。

  “河北這就不要了?這趙構真不愧是盤點視頻的主角,簡直不堪入目!”

  耿弇很生氣。

  耿弇是扶風茂陵人,屬於關中人士。

  但耿弇的父親耿況,當年曾經出任大漢上谷郡太守。

  大漢的上谷郡,就位於整個北宋心心念唸的“燕雲十六州”之中。

  耿家之所以能有今天在東漢之中的地位,和上谷郡是分不開關係的。

  所以耿弇是特別,特別地看不慣宋朝的。

  事實上,劉秀也非常看不慣北宋,現在就更加地看不慣了。

  燕雲十六州拿不回來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連整個河北都丟了!

  河北,那是劉秀霸業的起點。

  當初劉秀帶著一批親信前往河北,沒兵沒將,正是在耿況、彭寵兩位河北太守,以及真定王劉楊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一統河北,隨後橫掃天下重建大漢。

  河北在劉秀心中,擁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那是他的起家之地,是東漢王朝霸業的起點。

  但現在,劉秀卻眼睜睜地看著趙構這個廢物皇帝,輕描淡寫地,毫不留戀地,將河北好像一坨沒有價值的垃圾一樣丟棄了。

  這誰忍得住?

  劉秀氣憤地開口道:

  “河北都已經陷落兩年了,還能組織起十萬以上的義軍。”

  “這麼好的群眾基礎,只要隨隨便便派出一員大將北上,就能輕而易舉地實現一呼百應,讓河北地區重歸華夏。”

  “這種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大宋朝廷花費多少資源,他們怎麼就不願意去做!”

  “這個混賬趙構,真是氣死朕了!”

  劉莊驚訝地看著劉秀。

  在劉莊的印象中,自家父皇可是很少發這麼大的火。

  看來,趙構是真把父皇給惹毛了啊。

  劉秀一氣之下,發了一條彈幕。

  【光武帝劉秀:這個趙構真是把朕噁心到了,河北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好的老百姓,在他心裡就一文不值嗎?】

  【魏武帝曹操:誰說不是呢?河北騎兵可是大漢最優秀的騎兵,平原又是最有利騎兵發揮的地形,這趙構怎麼想的?】

  【漢武帝劉徹:膽小如鼠的東西,給朕看笑了,沒想到華夏還能有這麼慫這麼廢物的皇帝。】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彈幕紛紛飄過,無一例外都是對趙構的瘋狂吐槽。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臉色非常難看。

  “這個趙構,這個趙構!”

  趙構雖然確實不是趙匡胤的後代,但如今大宋被瘋狂嘲諷,趙匡胤這個開國皇帝的臉面也掛不住啊。

  趙匡胤怒氣衝衝地對著楊業開口道:

  “快,立刻再去組織一次對東北地區的清剿,把還活著的女真人通通給朕殺了,氣死朕了!”

  楊業欲言又止。

  大宋這些年進行得最頻繁的軍事活動,就是對東北長白山地區的女真人一次又一次清剿。

  前兩次效果斐然,女真人被宋軍殺得人頭滾滾,長白山之中到處都是鮮血流淌。

  但接下來的幾次,成效就比較有限了。

  原因也很簡單,女真人都被殺絕了!

  在之前幾次屠戮中僥倖生存下來的女真人,也不敢繼續在大宋境內停留,紛紛朝著黑龍江以北遷徙。

  如今這個世界上還活著的女真人,絕大部分都在北方的西伯利亞地區,大宋東北的女真人是真所剩無幾了。

  不過看到趙匡胤這麼氣憤,楊業還是趕緊答應下來。

  “陛下放心,樞密院這就和兵部協調安排下去,一定用最快的時間發動一次清剿軍事行動。”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悠閒地坐在一條遊船上,注視著面前的金幕。

  “沒想到啊,這些靺鞨人的後代居然還真能在中原作威作福呢。”

  “呵呵,朕總感覺,華夏王朝是一代不如一代嘍。”

  李淵的話,引來一旁的幾名宰相連連點頭。

  裴寂開口道:

  “誰說不是呢?靺鞨對大唐來說,只不過是一個隨隨便便出兩三千人就能搞定的弱小種族。”

  “沒想到靺鞨的後裔女真人,竟然都能強大到這種地步。”

  雖然現在還是唐初武德年間,但在金幕出現之後,大唐已經掃平了整個漠南漠北,也征服了整個東北地區所有異族,包括黑龍江以北的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正是女真在大唐時候的稱呼。

  李世民沉吟片刻,開口道:

  “父皇,兒臣覺得單單是征服這些種族還不行,必須要像之前華夏諸多先輩一樣,用文明將這些異族全部同化。”

  “如此才是真正長治久安之策。”

  李淵有些好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道:

  “世民啊,咱們大唐把那些異族搶奪得這麼厲害,他們真的願意融入華夏麼?”

  唐軍作戰時是真的勇猛,但打完仗之後對佔領地的劫掠同樣也是刮地三尺的級別。

  李世民笑了笑,道:

  “父皇不必擔心,以前咱們華夏的先輩也是這麼做的嘛。”

  當年周武王分封一千諸侯,絕大部分的諸侯都是在異族盤踞之地開拓。

  為啥周朝的諸侯國一開始沒有明確的國界線,是因為他們不注重地盤嗎?

  當然不是。

  周朝的諸侯們分封,並不是說你被周天子授予封地,去了那裡,當地的商朝移民以及各種夷狄就趕緊上門倒頭就拜,該交稅交稅該出兵打仗就出兵。

  恰恰相反,周朝諸侯們抵達封地的時候,面對的局勢是——舉世皆敵。

  除了諸侯自己建立的城邑內部是安全的,出了城就完全沒有安全可言了。

  所以諸侯的封地,其實就是一個個殖民地定居點。

  大家的地盤都只限於城邑之中,那討論什麼國境線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所以在周朝早期,就把城裡居民稱為“國人”,表示是自己人。

  城外的就是“野人”,表示不是自己人。

  這也是為什麼在周朝早期的地圖中往往只標註諸侯所在的城邑,不標註諸侯國疆域國境線的原因。

  那時候壓根就沒有國境線這種東西,出了城就等於出國了。

  隨著時間的過去,諸侯們憑藉著各種手段(主要是戰爭),逐漸地以城邑為中心向四周征服,漸漸地擴大了自己實際統治的地盤。

  在這期間,城外的商朝遺民和異族當然也不是沒有反抗。

  但周朝分封制體系本身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而生的。

  諸侯被攻擊,就向附近的諸侯求援。

  附近的諸侯加一起也搞不定,就向擁有當地一大片區域征伐權的大諸侯國(一般就是指公爵國)求援。

  實在連大諸侯也搞不定了,那就得請求周天子的支援了。

  這樣一來,一個看似弱小的周朝城邑,實際上卻擁有了來自封地附近其他小諸侯國、大諸侯公爵國乃至周天子的保護。

  而無論是商朝遺民還是各種異族,那都是一盤散沙,根本就無法和周朝這個成熟的殖民開拓體系進行長久對抗。

  周朝就是憑藉著這個精妙至極的體系,從一個僥倖攻入商朝都城得到天下霸權的關中小國,一步步地成長到了勢力蔓延到全天下的華夏大王朝。

  這個時間段中,周天子是非常強大的。

  為啥?

  因為周天子可是實打實的控制了關中和洛邑這兩大塊領土。

  周天子的地盤,是從城池到野外,全部都歸天子統治,裡面的所有異族早就被清掃一空了。

  周天子的地盤已經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領土,擁有了國界線,對國界線內的每一寸領土都能進行有效掌控。

  而諸侯們的地盤侷限於城邑圍牆之內,僅僅是“城中之國”。

  出了城你別管什麼侯爵公爵一樣啥也不是,拿什麼和周天子抗衡?

  你要是不聽話,周天子分分鐘攻破你這座城池,殺你全家老小,換另外一個聽話的來繼續當諸侯就行。

  直到諸侯們的實際控制區域從城邑之中蔓延到城外,並正式和其他諸侯交界了。

  這個時候,國境線才終於有了實際上的意義,才開始在地圖上被標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