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39章 杭州大宋內亂醞釀,三國戰爭升級,諸葛亮對關中的分析

  杭州城並不算大,逃亡之下的張浚也沒有馬車,就這麼帶著兩名隨從,緩步回家。

  一路過來,張浚看到了街邊張貼著許多佈告。

  “揚州張況陵,尋子張維賢,年紀二十有五,相貌端正,於揚州失散,若有人知其近況,請到顯慶寺旁鐘鼓樓西南二十丈張宅通報,必有重謝。”

  “揚州李安國,尋父母李平洲,王氏……”

  整整一條街的牆壁上,到處都貼滿了尋人佈告,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揚州,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鎮江、常州等地。

  張浚看著這些佈告,心中沉甸甸地,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往前走了幾步,突然聽到了一番爭執。

  “憑什麼?那王淵害死了這麼多兄弟,為什麼還能成為宰相?”

  “我就是不服氣!”

  張浚聞聲看去,發現是一名軍官正在憤怒地對著身邊的幾名同袍大聲抱怨著。

  另外一名軍官同樣也是極為不滿地開口道:

  “也不知道官家是怎麼想的,王淵把船都拿去裝他自己家的財物逃命了,差點讓官家都死在了揚州碼頭上,官家竟然還能原諒他!”

  又有一名軍官察覺到了張浚的目光,打量了一下張浚身上的官服之後神色微變,趕忙將兩名同袍拖走。

  “好了好了,現在城裡到處都是百官大人,要是這話傳到了官家耳中,咱們還有命嗎?快走!”

  張浚看著幾名軍官遠去,表情越發沉凝。

  張浚其實知道為什麼。

  王淵之所以能在犯下大錯之後升官,並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在於藍珪、康覆這些趙構最為信任的宦官!

  正是因為這些宦官們在趙構的耳邊拼命地給王淵說話,所以王淵才能夠詭異地在犯下大錯的情況下,反而升官成為了宰相。

  要知道王淵可是一個單純的武將,在崇文抑武的大宋,武將能成為宰相絕對是一件無比稀奇,堪稱奇蹟的事情了。

  “這些閹人……”

  張浚搖了搖頭,心情大壞。

  他明知道藍珪和康覆等宦官貪婪成性胡作非為,但卻又拿這些宦官一點辦法都沒有。

  張浚想了想,對著身旁的兩名隨從道:

  “去看看錢塘江吧。”

  心情不好的張浚也不想回家了,直奔城外的錢塘江大堤,想要看看日落時候的潮水,舒緩一下情緒。

  沒想到,他才剛剛抵達距離大堤不遠的地方,卻被一群趾高氣昂的隨從給攔住了。

  “站住!大堤已經被封了,今日任何人都不能過去!”

  張浚這一氣非同小可。

  別人也就算了,老子特麼大宋堂堂的禮部侍郎,除了宰相和尚書之外最高級別的官員,竟然也被你們這些小小隨從給特麼無視了?

  張浚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你們是誰家的人,竟然這麼敢和本官開口說話,你可知道本官是誰嗎?”

  張浚話音落下,對方掃了一眼張浚的官服,笑道:

  “知道啊,你無非就是某個侍郎或者尚書之類的嘛。”

  “那你可知道,我們的主子是誰?”

  張浚見對面清楚自己的官職卻依舊毫不慌張,心中不由驚疑不定。

  “是誰?”

  難道是陛下來錢塘江看潮水了?

  也不對啊,陛下如果來了,那應該會有禁軍隨行才對。

  就在張浚心中諸多念頭翻滾的時候,對面笑呵呵地開口道:

  “我告訴你吧,我們的主子呢,就是宮裡的藍珪和康覆兩位大人!”

  “兩位大人今天心情好,要在錢塘江設宴待客。”

  “你雖然是個什麼侍郎,但沒有大人的請帖在,你也是進不去的。”

  “好了,話也說清楚了,你請回吧。”

  張浚怔住了。

  竟然還是藍珪、康覆這兩個死太監!

  都什麼時候了,這兩個死太監竟然還想著設宴待客,還把錢塘江這一段最好風景的地方給堵住了,不給別人進去?

  他的目光透過面前擋路的隨從們,看向不遠處的大堤。

  那裡果然搭起許多華麗的帳篷,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絲竹樂聲從空氣中飄揚過來。

  那隨從見張浚不走,還以為張浚想要找茬,頓時臉色一沉。

  “怎麼,還不走?”

  “我告訴你,如果你再不走,給我家兩位大人聽說了你來搗亂的話,你這官帽明天就要摘下來了!”

  張浚回過神來,重重地哼了一聲,轉身就走。

  剛走幾步,張浚又聽到遠處傳來一陣爭吵的聲音。

  他下意識地轉頭看去,發現是兩名眼熟的將軍。

  分別是御營後軍統制苗傅,還有御營右軍副統制劉正彥。

  兩人怒氣衝衝地對著攔路的隨從大罵。

  “你讓我們進去問問藍珪和康覆,為什麼平白無故的將我們麾下的將士們處死!”

  “我們在杭州的宅子,憑什麼他們無故強徵,用作自己的私宅!”

  然而這些隨從們哪裡管你這些?

  聽到煩了,竟然直接拿出棍棒,將苗、劉二人亂棍打走。

  看著苗劉二人狼狽逃竄的身影,隨從們不由哈哈大笑,各種汙言穢語噴出。

  “兩個廢物,等會咱們家藍大人和康大人知道了,明天就讓爾等免職,流放瓊州!”

  苗劉二人不再開口,而是憤恨無比地離開。

  在離開之前,兩人那陰冷的眼神,讓張浚嚇了一跳。

  “該不會出事吧?”

  再回想起剛剛那些軍官們憤恨的話語,張浚越想越是不妙。

  能被自己在一個時辰內接連見到這麼多事情,絕對不是巧合。

  這隻能說明,軍隊內部的不滿情緒已經非常、非常嚴重了。

  苗傅、劉正彥兩人率領的御營後軍和右軍,此時正好就是杭州城裡僅有的兩支軍隊。

  像其他御營使司的大將,如劉光世、韓世忠等人,都正在長江一帶組織防線呢。

  一旦苗傅和劉正彥想要做些什麼,杭州城裡壓根就沒有任何其他兵馬可以進行制衡!

  張浚急匆匆地回城,然後立刻去找到此刻城中最高職位的文官,右相朱勝非。

  “什麼?藍珪和康覆竟然敢這麼欺辱領兵大將?”

  朱勝非一聽也傻眼了,立刻趁夜入宮去求見趙構。

  趙構一個人安靜地坐在後殿之中,注視著面前的燭火。

  自從沒有了男人的功能之後,趙構自然也就失去了和女人繼續鬼混的興趣。

  於是趙構就把宮裡的一百多名女子全部都放生出宮了。

  好在,金軍進攻揚州之前,趙構的妾室潘氏給趙構生下了唯一一個兒子。

  要不然,趙構真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但無後的問題是解決了,現在的危險依舊還是讓趙構動容。

  聽完朱勝非的話之後,趙構的臉色也不由一變。

  “此話當真?”

  “將士們會造朕的反?”

  朱勝非表情急促地開口:

  “陛下,張浚此人觀察敏銳,絕對不會無的放矢。”

  “苗、劉二人,恐怕真有異心了。”

  趙構驚疑不定,一時間無法下定決心。

  苗、劉二人都是出身大宋將門,能被趙構委任他們留守杭州,足見趙構對他們的信任。

  眼下朱勝非卻來告發這兩人要謀反?

  趙構是真的不知道究竟該不該相信。

  又一陣腳步聲響起,宦官康覆急匆匆地進來。

  “不好了陛下,剛剛收到的消息,苗、劉二人已經召集心腹將官,說要在明日清晨於天竺寺之中集合,然後起兵發動政變,想要挾持陛下以令天下!”

  康覆說話的時候,心中又是發虛,又是憤怒。

  心虛是因為苗、劉二人剛剛在大堤處吵鬧的事情的確都是真的,那都是藍珪和康覆一眾宦官做的惡事。

  以及,苗劉二人的目標並不是趙構,而是藍珪、康覆等宦官。

  憤怒的原因則在於,苗劉兩人竟然敢反抗,竟然還想要發動兵變!

  早知道就應該提前勸說陛下下令免掉這兩個傢伙的軍職,或者剛剛在大堤處直接讓隨從們把兩人亂棍打死!

  趙構一聽,直接傻眼了。

  如果僅僅是朱勝非的話,趙構確實半信半疑。

  但康覆可是趙構最信任的人,從小陪著自己長大的老太監。

  故而,趙構此刻已經完全確信,苗、劉即將兵變!

  情急之下,趙構立刻將王淵召進宮中,和朱勝非一起商議對策。

  一番密議之後,朱勝非提議道:

  “王大人,今晚你就派五百精銳前往天竺寺埋伏好了。”

  “苗、劉二人想要發動兵變,肯定是趁著明天早朝結束的時候進行。”

  “到時候,只要他們一集合,你部下的精銳立刻衝出殺掉他們,那整個兵變自然就群賊無首,不了了之!”

  “對了,再急召韓世忠和劉光世領兵前來杭州,鎮壓大局!”

  朱勝非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趙構在一旁聽著也覺得頗為穩妥,總算是稍微放下心來。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君臣們也議論紛紛。

  三國世界,魏國皇宮之中,曹植有些好奇地開口道:

  “父皇,您覺得這一次兵變會成功嗎?”

  曹操不假思索地開口:

  “八成的可能性是會。”

  “啊?”曹植震驚了,“父皇,這苗、劉二人之前也沒在視頻之中出場過啊,您為何能如此篤定?”

  曹操頗為不滿地看了一眼曹植,道:

  “因為朕用的是腦子!”

  “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兵變多了去了,能進入金幕盤點的兵變又有多少?”

  “既然金幕能播放這一次兵變,那就證明這次兵變要麼成功,要麼對歷史造成巨大影響。”

  曹植:“……”

  搞了半天,父皇您並不是因為了解苗、劉兩位將軍,也不是因為討厭趙構,就是單純的相信金幕唄?

  但曹植轉念一想,突然又發現曹操的這個思路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金幕本來就是最值得相信的啊。

  曹丕快步走了進來,臉上都是凝重的表情,道:

  “父皇,從倭地前線傳回的最新消息。”

  “咱們的戰況不容樂觀啊。”

  曹丕如此這般,說了一通。

  伴隨著東吳艦隊越來越多的戰艦抵達倭地,海上的局面算是徹底被東吳給掌控了。

  魏國的艦隊大部分時間內都不敢出港,被東吳艦隊壓著暴打。

  魏國的支援艦隊一開始是小股小股的上,導致很容易就被東吳艦隊擊沉。

  魏國現在逼不得已,先把造出來的船隻集中在朝鮮半島的南部港口,等待數量足夠之後再行出戰。

  可這樣一來,魏國從朝鮮往倭地補充的海上運輸道路就被切斷了。

  倭地島嶼上駐紮的魏軍,面臨著頗為困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