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46章 趙匡胤詳解大宋開國制度,趙構被女子們瘋狂鄙夷

  “作為皇帝來治國,一定不能急。要穩,越穩越好!”

  趙德芳心悅誠服,點頭道:

  “兒臣明白了,今日父皇賜教,勝過兒臣苦讀二十年聖賢書!”

  趙匡胤哈哈大笑,不無自得地撫須道:

  “那是自然,朕可是建立了華夏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建康失守後,杜充逃到了江北的真州,躲藏在了真州的長蘆寺。】

  【兀朮隨後讓唐佐前往勸降杜充,告知杜充如果願意投降金國,可以像張邦昌一樣成為金國傀儡政權的皇帝。】

  【杜充聽完之後,就非常痛快地投降了金國。】

  【這位被趙構在聖旨之中吹噓得天上少有地下無雙,負責整條長江防線的最高指揮官,大宋右相,就這麼成為了金國的走狗。】

  【但兀朮只不過是金國的先鋒大將,金國主將完顏宗翰在接見了杜充之後對此人十分鄙夷,否定了杜充成為傀儡政權皇帝的想法,還將杜充嚴刑拷打了一番,確定杜充確實不是間諜之後才將其釋放,在金國為官。】

  另外一邊,正在逃亡路上的趙構得知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

  “杜充降金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趙構整個人都麻了。

  原本趙構以為杜充至少也能成為下一個李綱,幫助自己建立一道牢不可破的長江防線。

  就算是打不過金軍,杜充至少也應該率領大軍前來護衛趙構的安危。

  但他是萬萬沒想到,杜充二話不說,甚至都沒有親自領兵出戰過,就直接投降金國了!

  杜充可是右相啊,在所有大宋臣子裡僅僅次於左相呂頤浩,是真正的位極人臣啊。

  趙構給了杜充官職,給了杜充兵權,卻被杜充無情地背叛!

  這對趙構的心理打擊無比巨大。

  趙構突然變得狂怒,大喊大叫,亂砸東西。

  “這個杜充,朕明明是那麼信任他,他為什麼要背叛朕!”

  “這天下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了嗎?”

  “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願意忠於朕,給朕守住這個大宋的江山!”

  聽著趙構的怒吼,剛剛趕到門口的呂頤浩都不敢進去了。

  遲疑了片刻,等到裡面的聲音漸漸平息,呂頤浩這才壯著膽子走進去,對著趙構稟報。

  “陛下,兀朮率領的金軍已經從採石而來,很快就要抵達越州了!”

  越州正是趙構君臣如今所在。

  趙構聞言大驚,在兀朮兵鋒的威逼下,也顧不得什麼杜充了,立刻召集群臣商議。

  群臣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眼下大宋的三路防線,形勢都很嚴峻。

  西路負責守衛江西的劉光世只敢龜縮在自己的地盤裡,坐視完顏拔離速燒殺搶掠,動都不敢動,更別提來救援趙構。

  中路就是杜充,打了大敗仗然後投敵,兀朮也正是從中路建康地區殺過來,這一路直接爛掉了。

  東路的韓世忠倒是在淮東地區和完顏撻懶打得有來有回,是三路中發揮最出色的。

  但韓世忠也因此被完顏撻懶的兵馬牽制住了,沒有辦法前來支援。

  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在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趙構讓大家想辦法,大家又能有什麼好辦法?

  就在一陣沉默中,左相呂頤浩突然心中一動,開口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想法。”

  趙構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道:

  “呂卿家,快快道來!”

  呂頤浩正色道:

  “兀朮所部,騎兵為主。況且兀朮是孤軍深入,他肯定會效仿之前揚州之亂,派遣輕騎兵前來突襲。”

  “如今陛下身邊還有諸多官員、士兵及其家小,若是我們繼續南下經過江浙山路,速度必然緩慢,會被金軍騎兵追上。”

  “而且咱們人數太多,江浙山路險峻難以從江南運送大批糧食,一旦缺糧恐怕會內部生變。”

  趙構一聽到這裡,表情直接變了。

  上一次的苗劉之變,趙構可是到現在都還經常做噩夢呢。

  趙構忙道:

  “呂卿家所言極是,只是這陸路走不了,朕又該怎麼辦呢?”

  趙構所在的越州,東邊是海,北邊就是韓世忠和金軍交鋒的戰場,西邊是浙西山區,南邊是浙南山區……

  怎麼看,都感覺是個死路啊!

  呂頤浩乾咳一聲,道:

  “所以臣認為,為今之計只有出海!”

  “明州(寧波)距離此地不過一天路程,乃是大宋江南的大海港,那裡的碼頭可是有很多海船的。”

  “陛下只要徵調這些船隻出海,金人沒有船隻,就根本無法威脅到陛下的安危了。”

  趙構聽著聽著,眼神漸漸地變得明亮了起來。

  對啊。

  你金人騎兵也厲害,步兵也無敵,但你總不可能憑空變出船來吧!

  趙構裝模作樣地考慮了一天,然後就採納了呂頤浩的建議。

  呂頤浩對此自然是早有所料,當即又道:

  “陛下,明州的船隻雖多,但一時間想要找到容納數萬臣子、將士及其家屬的船隻也不太可能。”

  “況且若是大隊船隻出海,也容易被金人鎖定,目標太大。”

  “以臣之見,應當讓大部分人自尋出路,陛下只需要帶著一部分臣子出海躲避即可。”

  趙構聞言心中頓時大為不喜,怒道:

  “大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百年,如今朕面臨危機,他們便要棄朕而去,焉有此理!”

  “朕若無士大夫扈從,豈不是和流寇賊匪一般,還有何皇帝顏面可言!”

  【於是趙構發佈旨意,要求城中所有臣民必須要隨同自己前往寧州出海。】

  越州城內,得知這個旨意之後,所有臣民頓時都不淡定了。

  “跟著陛下去寧州?傻子才去呢,我這點官職,去了有資格上船嗎?”

  “陛下可是金人追殺的對象,我們若是跟著陛下就等著被金人弄死吧。”

  “對對對,越州往南往西都是山區,我們大可進山暫避一段時日,這可比跟隨在陛下身邊安全多了。”

  於是等越州城門開啟,趙構御駕離開的同時,其他城門處,無數大宋臣民狂奔而出。

  城外馬路堵塞,各種謾罵催促聲不絕於耳。

  等趙構抵達明州港口的時候,他突然感覺有些不對。

  “呂卿家,為何跟隨在朕身邊的就這點人了?”

  在越州的時候,趙構身邊所有臣民加起來差不多十萬人。

  可如今在明州碼頭,竟然只剩下幾千人了!

  趙構就算是數學再差,這麼巨大的差別還是能感覺得出來的。

  呂頤浩嘴角勉強扯動了一下,露出一絲尷尬笑意:

  “陛下,人少點好,人少點咱們安排船隻也容易。”

  趙構默然片刻,恨恨地開口道:

  “全是一群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之人!”

  “等此事畢了,朕一定要好好地在大宋境內重新整治風氣,讓孝順之風盛行於世!”

  呂頤浩聞言,不由無語。

  陛下,您父兄妻兒都還在金國當俘虜呢,這幾年您是一句北伐也沒提過,怎麼好意思說不忠不孝的?

  但事到如今,呂頤浩等人也不可能當面打臉趙構,只能連聲催促趙構登船。

  早在剛剛開戰的時候,大宋朝廷中諸多當政的主和派大臣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讓監察御史林之平前往廣州、泉州和福州招募了大批船隻,在明州港口待命。

  此刻廣南東路轉運使趙億已經帶著上百艘原本用來海上運糧的船隻,在碼頭處等待了。

  趙構大喜過望,褒獎了一番趙億,隨後準備上船。

  但剛剛登船不久,焦急等待開船的趙構不但沒有看見開船,反而聽到了外面傳來了吵嚷的聲音。

  趙構大為不喜,對著一旁的呂頤浩道:

  “呂卿家,發生了什麼事情?”

  呂頤浩趕忙出去查看。

  此刻,上百名負責保衛趙構的宮廷衛士,正在怒氣衝衝地包圍著主管禁衛的官員陳宥,大聲責問。

  “陳大人,我們一路辛苦保護陛下前來此地,每艘船隻能上六十個人,多的人只能自求生路,是何道理?”

  “陳大人,你說每人只能帶兩人上船,我們的父母妻兒都在這裡,你告訴我,我是帶上父母拋棄妻兒,還是帶上妻兒拋棄父母?”

  “陳大人,我三個孩子,你是想要讓我帶上兩個,拋棄最後那個嗎?”

  聽著這些禁衛的責問,陳宥也是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陳宥心裡也苦啊,這決定又不是陳宥做的,陳宥只不過負責傳令和執行而已。

  他能怎麼辦?他也沒資格讓每艘船多上人啊。

  就在此時,陳宥看到了不遠處剛剛來到碼頭,正探頭探腦觀察情況的呂頤浩,眼睛頓時一亮。

  “呂相公快過來,這裡的問題只有你能解決!”

  呂頤浩心中一緊,正打算腳底抹油,卻已經被眾人呼啦啦一下子圍住了。

  “呂相公,你是大宋宰相,你可得給大家一個說法!”

  “呂相公,今天要是不給我們一個說法,誰也別想走!”

  “呂相公,都是你們這些大臣治國不力才搞成現在這種樣子的,你必須解決這個事情!”

  呂頤浩一聽直接氣壞了,大罵道:

  “你們還有臉罵老夫誤國?平日裡你們在校場訓練,十箭裡只有兩箭能命中靶子,就這還有臉說老夫?”

  “老夫問你們,就你們這樣子,真有金賊過來,你們就有膽量死戰了?還不是直接抱頭鼠竄!”

  若是在平時,呂頤浩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文武百官之首的大宋左相發火,小小禁衛士兵哪裡敢放個屁?

  可眼下情況不同,大家都急著逃命,各種謠言四起,似乎金人隨時都會追殺上來。

  命都要沒了,還管你什麼狗屁朝廷大人?

  當即就有人大罵道:

  “呂頤浩你這老賊,誤國以你尤甚!你若是不給弟兄們解決這個問題,弟兄們今天就讓你人頭落地!”

  眾人群情激奮之下,不少禁衛要麼把腰間刀劍拔出,要麼將手搭在腰間。

  整個氣氛變得無比火爆,劍拔弩張。

  這下子,其他在場的官員也都慌了。

  參知政事範宗尹趕忙上前拉住呂頤浩,強行將呂頤浩和眾禁衛分開,拉進了船艙裡面。

  諸多禁衛不依不饒,還要追上來討個說法。

  權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質趕忙將船艙的門關上,死死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