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清平樂(17)

 趙禎有點淚目,他的仙蕙這麼小的年紀,考慮的這般長遠,實在難得,這難道不應該是男人們該考慮的事情?她操什麼心。 

 “爹爹,女兒看不上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沒有帶兵打仗的機會,但我想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我想要手握權柄,這不是所謂的犧牲和奉獻,這是女兒畢生的夢想啊。” 

 仙蕙一本正經道,她注視著趙禎,眼神認真而執著,她從小就想做個不一樣的公主,英姿颯爽,有權有勢的那種。 

 如果有機會當皇后,成為掌權太后,她希望自己能夠藉助手中的權勢,做更多利於大宋的事情,而不是看著國弱敵強。 

 趙禎震驚地看著仙蕙,第一次瞭解女兒的真實心聲,原來她有這樣的大志向,但他沒有立刻同意,去了趟鳳鸞閣,問了琳琅的意見,很擔心她捨不得女兒和親遠嫁。 

 琳琅一臉輕鬆道:“表哥多慮了,仙蕙這個小魔女該去別的地方禍害一二,只是遠嫁,以後又不是不能回家探親,既然她願意和親,表哥就應允吧,女大不中留,仙蕙主意大,鬼靈精怪,心性堅韌,不絕會吃虧的,小鷹翅膀硬了,也該到長空翱翔一番。” 

 趙禎考慮良久,和朝臣商議過後,分析了利弊,最後答應了契丹使者的聯姻請求。 

 仙蕙出嫁前,從安樂公主加封為宣國公主,帶著豐厚的嫁妝車馬以及侍衛,十里紅妝,出嫁大遼,舉國百姓相送。 

 多年以後,趙仙蕙從皇后升級為攝政太后,徹底掌握契丹政權,裙下之臣無數,簇擁者萬千。 

 大宋的帝星冉冉升起,振興朝綱,富國強兵,提攜新秀,不顧阻力,採取了王安石變法,澄清吏治,改革大宋奇葩的冗官、冗兵、冗費問題。 

 後來在遼國太后的外交政策之下,兩國互通往來,友好聯姻,聯合夾擊覆滅了西夏,開啟了大宋的鼎盛時代。 

 十年後,趙曙不顧朝臣勸諫,率精兵良將親征大遼,收復了燕雲十六洲。 

 又五十年,宣城公主(趙太后)駕鶴歸去,新帝趙熙繼承先皇遺命,徹底將契丹納入宋朝的版圖,實現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