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未來









回想這一天的經歷,朱元璋覺得自己就像在夢中一樣。








先是在大棚裡他們體驗瞭如春的感覺,接著從大棚出來後他們又見識了收割機和打穀機,收割機、打穀機看過後又去了紡織廠見了新型紡織機,直到這一刻朱元璋還在感慨新型紡織機的強大和方便,真的太讓人震撼了,有了新型紡織機這個前車之鑑,朱元璋不敢想象那收割機和打穀機對老百姓來說有多方便。








正是因為這些難以想象的機器的發明,老百姓才解放了雙手,他們可以去圖書館讀書,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著這樣的生活他們是幸福、快樂的吧。








不用為了生計憂心、奔波,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每年交完賦稅後自己還能存一些糧食,或者他們去廠子裡做活兒,做一些不影響春季耕作、夏天鋤草,秋天收成的活兒,賺一點銀錢貼補家用。








如果大明的老百姓都能過上這樣殷實富裕的生活就好了,朱元璋心想。








不知不覺中朱元璋一行人已經來到了皇莊門口,最後看了一眼皇莊牌匾上的字“康阜莊園”後,朱元璋轉身向前走去。








就如來時一般,他們一行人乘坐馬車原路返回皇宮。








此時的朱元璋再沒了來時的興致,一回想起皇莊里老百姓生活的情景他便不想再拉起簾子看外面,雖然朱元璋嘴上沒說,但皇莊裡的那一幕幕深深刺痛了他,他建造的大明和皇莊裡的大明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與此同時朱元璋又覺得是幸運的,因為建造皇莊的那個人是他朱元璋的親孫子,太子的兒子朱允熥。








這就意味著在允熥的統治下,大明會更加強盛,大明的老百姓會更加的幸福、開心。








能有朱允熥這樣的一個繼位者,朱元璋又覺得何其有幸?








他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創者,如果他沒帶領大明走向盛世,那他相信允熥一定可以。








很快朱元璋他們便乘著馬車回到了皇宮,從馬車上下來,朱元璋對著一旁的朱標、朱允熥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