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悲喜交加

不管怎麼說在戰場上戰死也算是老四為父皇,為朝廷,為大明老百姓做的最後一件事兒了。

為了朝廷和老百姓戰死是一件光榮、偉大、光宗耀祖的事情,起碼說明老四他沒丟人,沒丟父皇的人。

回過神來後太子朱標立即看向一旁的朱元璋,身為父親的朱元璋應該比自己這個身為兄長的更痛苦、更難過。

怪不得父皇臉色陰沉、如此失神,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想到這裡太子朱標伸手搭在朱元璋的胳膊上希望能給予朱元璋以安慰。

察覺到太子朱標的動作後朱元璋回過頭來,臉色依舊陰沉的可怕。

沉寂了許久後朱元璋再度開口,嘴裡重複著一句話。

“老四是戰死的、老四是戰死的……。”

一時之間太子朱標琢磨不透朱元璋心裡的真實想法,其實就連朱元璋都不知道他心裡的情緒有多複雜。

毫無疑問失去兒子、失去親人甚至失去一個士兵都是一件讓人覺得悲傷、難過的事情,更別說朱元璋既是一國之君又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既為戰場上損兵折將憂慮,卻又承受著喪子之痛。

然而拋開個人情感來說,戰死沙場又是一種最偉大、最值得讚揚稱頌的死法。

與碌碌無為、混吃等死或者違反律法被判處死相比,戰死沙場是一種最有價值,最有貢獻,最為老百姓銘記,甚至被歷史銘記的死法,這讓個人的價值與作用發揮到了最大。

因此朱元璋一方面承受著喪子之痛,一方面又感激這些戰死沙場的人的付出。

要是沒有他們付出精力、付出性命,北伐蒙元一戰如何能取得勝利?

戰爭總是要有人犧牲、有人付出的,不付出代價怎麼能換取成功?怎麼收穫勝利的果實?

若是有人問朱元璋,他是否願意用燕王朱棣的性命去換取北伐蒙元的勝利,換取明朝與蒙元邊境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與安寧,朱元璋願不願意?

根據朱元璋的性格來猜測,朱元璋一定會願意,而且他身為一國之君就算為了老百姓他也必須得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