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190章 宏偉藍圖

 康馳說完項目的終極目標後,就把接下來的具體分析交給了張晴,而張晴也開始從多個角度,開始分析項目的市場可行性。

 第一個角度,普通用戶選擇雲服務到底有什麼好處。

 “雲服務的資費,是根據算力和流量來計算的。”

 “而因為雲服務的本質,就是共享經濟,只不過它共享的是算力。既然是共享經濟,那用戶的使用成本,除了在某些極端情況下,肯定要比自己購買硬件的成本更低。”

 張晴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某個遊戲玩家,斥資八千配了臺高性能的電腦主機,但實際上他每天玩遊戲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剩下的23小時,這臺幾萬塊的主機,就處於算力浪費的狀態。

 哪怕他是個遊戲發燒友,整天沒事就是打遊戲。

 那他總要睡覺吃飯吧?

 再極端點,他開個腳本,24小時都在掛機。

 但實際上在玩遊戲的時候,電腦的算力也是波動的,在打boss或者團戰的時候,顯卡性能可能直接拉滿了,在趕路的時候,硬件的利用率可能連10%都不到。

 何況,哪怕是個臺式電腦的重度使用用戶,也不可能家裡就一個臺式吧?

 他肯定有個手機,甚至平板、電視等其它數字產品吧?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他在使用這個產品的時候,另一個產品就是閒置的。

 所以凡涉及到算力、存儲的硬件,掌握在個人手上的時候,浪費是必然存在的。

 而云服務,就能避免這種浪費,在降低用戶使用成本的同時,也能給服務商帶來巨大的利潤。

 第二個角度,企業用戶選擇雲服務,有什麼好處。

 這個好處,其實比個人用戶,還來得更加直接。

 首先就是可以減輕企業的資產負擔,

 尤其是初創企業,不再需要斥巨資,為員工採購各種電子辦公設備,避免出現創業幾個月後,公司起不來倒閉,就要賤賣電腦等資產的血虧情況,大大降低了創業者的風險。

 對於那些相對穩定成熟的企業,雲服務同樣可以降低設備更行換代的成本,尤其是像設計、影視特效之類對設備性能要求比較高的行業,為了緊跟時代的發展,設備的更新頻率一直很快。

 還有,比如遊戲和軟件公司開發了一款遊戲,也不用為用戶的突然暴增或者減少,而擔心服務器不夠用或者閒置的問題,因為他們的服務器,也是在超算裡面。

 最後,雲服務的多種設備聯動,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這點張晴沒有展開細說,只說會在以後的項目宣傳片中,進行具體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