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規劃

 這個項目也被他列為了整體規劃的第一個項目。 

 無論是有人還是沒人的飛機,發動機都是心臟,因此雖然制定了一個更加長遠的計劃,但實際上他該幹嘛還幹嘛,只不過有了個更加清晰的長遠方向和目標後,就沒那麼迷茫了。 

 目前華國最先進的兩款發動機,就是渦扇-15和渦扇-20,可能有人覺得渦扇-20的數字更高,又是後推出來的,就覺得這是渦扇-15的升級款,但實際上這兩款發動機完全是兩種平行的同級別發動機。 

 渦扇-15是專門為殲擊機打造的1:4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而渦扇-20則是為大型飛機制造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目前有6:1和8:1兩種涵道比的型號。 

 這其中最大的區別,發動機的內涵道和外涵道空氣流量的比值大小。 

 當空氣進入發動機後,會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通過內涵道進入燃燒室,進行燃燒產生能量,其餘的則直接進入外涵道,直接加壓後和內涵道噴出的高溫氣體混合後,再噴出產生推力。 

 如果涵道高,外涵道的低速冷空氣量越大,內涵道排出的高溫高速氣體,就會得到更大的緩衝和冷卻,這樣就會降低噴嘴的氣流流速,得到更高的推進效率。 

 說白了就是油耗更低,續航更遠,但推力也更低,因此更適合大型運輸機、轟炸機甚至民航客機。 

 m國的C17運輸機,使用的四臺惠普f117-pw-100也是6:1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和渦扇-20相比,它除了具有反推力裝置,可以實現短距降落,19.5噸的推力也比渦扇-20高了3.5噸。 

 其實這就和汽車發動機一樣,在同樣排量下,好的發動機能壓榨出更高的馬力,還能兼顧省油。 

 不過渦扇20畢竟只是第一款國產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能夠在短短的十多年裡,實現從零到有,迎頭趕上別人幾十年的技術,解決了航髮卡脖子的問題,已經算是非常難得可貴了。 

 何況渦扇20其實也沒有比f117-pw-100差太遠,只要繼續改進,趕上甚至超越f117-pw-100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康馳立項的渦扇-30,並不是渦扇-20的改進版本,他在學習完渦扇-20的設計原理和技術後,又加入了f117-pw-100的反推力裝置設計,並且還加入了一個更加先進大膽的渦扇發動機技術: 

 自然變循環和可變涵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