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的叔叔于勒》前傳,《我的哥哥蘇軾》

不過話說回來,承天寺夜遊事件發生在元豐六年,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通篇看來,蘇軾是很高興,但張懷民……就不一定了。



說起蘇軾被貶,那還要說到新舊黨爭,老蘇因為手欠上了一道疏,被新黨抓住小辮子,在他的詩作裡瘋狂挑刺,搞文字獄攻擊他,就是那樁著名的烏臺詩案。



要不是王安石這個新黨大佬給他說句公道話,很可能蘇軾就會因為這件事被和諧掉。



而在未來神宗去世,哲宗即位的元祐年間,司馬光舊黨得勢之後的所作所為,又被蘇軾所不齒。老蘇對著舊黨又是一頓炮轟,總之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最後被貶到海南摳牡蠣吃,還是宋徽宗這蠢蛋上臺之後給老蘇平的反。



《我的叔叔于勒》的姊妹篇,《我的哥哥子瞻》了屬於是。



鑑於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兒,所以去元豐五年,只有李清和李世民,還有在家無聊透頂的曹操。



永樂城之戰發生在元豐五年九月,所以也不急於一時。



這是曹操第一次沒有跟隨大部隊一起穿越,所以他表現得還挺興奮。



“要不要把李白也叫上?”李清撓撓頭,如果是去找蘇軾玩的話,那帶李白去再合適不過了。



倆人畫風相近,都是豪放派的扛鼎人物。封建社會一共兩千年,上千年出了個李白,下千年出了個蘇軾,兩人應該能惺惺相惜?



問過李白之後,李白覺得也應該去玩一玩,於是便打算叫上杜甫。只是杜甫工作過於繁忙,實在是難以抽身,只能婉言謝絕。



上次去慶曆四年積壓了一堆公務,杜甫眼珠子都綠了。



選擇去元豐五年七月,也是考慮到等候趙匡胤的開寶宋軍。畢竟平你老趙家自己家的事兒,用別人家的軍隊不太合適。



“黃州是個好地方啊……”李白今天破天荒地沒有喝酒,而是拿著劉玄德編織的草帽一頂,不斷地給自己扇風。



七月畢竟是盛夏,氣溫還是很高的,尤其是黃州這個臨近四大火爐之一的地方。



說起黃州,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但黃州在現代還有一個名字,上過高中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黃岡。



啊對,就是各種什麼黃岡密卷之類的東西出產地。



“這胡瓜怎麼賣的?”文士打扮的曹操有些口渴,看到大柳樹下有挑著擔子賣菜的貨郎,便出聲問道。



“兩文錢一斤,教授要來些?”那貨郎把擔子放下,搭褳往肩頭一揚。



教授是尊稱,一般稱呼教書先生,比如智多星吳用就經常被人稱呼為吳教授。而曹操一來是作文士打扮,二來是有些上年紀,故而貨郎便把他當成了教書先生。



“賣與我二斤吧。”曹操掏出四枚銅錢,遞給貨郎。



貨郎喜孜孜地收下,掏出一杆稱,稱了六七根黃瓜遞給曹操。



曹操用手胡亂擦擦,遞給李清三人:“三位李兄,來點?”



曹操不說的話,就連李清自己都沒注意,這四個人只有曹操格格不入,不是個姓李的。



李世民接過一根兒黃瓜,伸手拽住李清的衣服在上面擦擦。



“你大爺。”李清翻翻白眼,對老李這種損友行為表示傷心。



“哈哈。”李世民擦過黃瓜,遞給李清。



李清這才傲嬌地哼了一聲,從老李手中接過黃瓜。



四人蹲在路邊,啃食著曹操買來的黃瓜。



“這胡瓜夠水靈。”曹操啃的時候還在品頭論足。



“的確甘美多汁,”一道聲音在曹操的右側響起,幾人也沒當回事,繼續在那啃。



“只是兄臺為何要叫這黃瓜為胡瓜?”那聲音兀自還在問著。



幾人這才注意到,不知道什麼時候,身邊多出一個人來。



他有點胖胖的,手裡還捏著一根兒曹操買來的黃瓜。



黃瓜,原名胡瓜,來自於張騫西域嚴選。據說在後趙時期,石勒因為自己是胡人,不喜歡這個名字,於是便將其改名為黃瓜。



“習慣了。”身為大漢人的曹操順口答道,也沒覺得被人吃了根瓜是什麼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