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拷打廣神功績,楊堅暴力輸出

 正所謂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廣神作為後世皇子王孫們的反面教材,可沒少被皇帝們拉出來說事。就算是皇帝本人,當年也沒少被夫子們拎著訓斥——更何況,當了皇帝也會有諫官,天天拿皇帝與桀紂楊廣類比……

 就拿明朝的皇帝來說,除了太祖高皇帝,還有太宗文皇帝這倆,諫官不敢隨意招惹之外,其他的皇帝可沒人慣著,都是用來刷聲望的利器。

 用楊廣類比,那都算好的。動不動就夏桀商紂起手,輔以歷代亡國昏君,甚至還要類比北齊劉宋這種類人大頭的……

 至於說為什麼沒人罵朱元璋和朱棣?那太簡單了,這倆可是真誅你九族啊……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現在歷朝歷代都相通,諫官們也都想明白了,那可真是背靠太祖皇帝好乘涼啊。天天在報紙上各種發表銳評,偏偏還他媽言之有物,讓人完全挑不出毛病來那種,就連朱元璋看了都得過來暴打皇帝五十大板那種縝密,根本就不像以前那種捕風捉影——你說他們多慘。

 可想而知,明朝的皇帝們對待楊廣那是個什麼態度?

 “這還不算,楊廣又下命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為永濟渠,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為江南河。並且楊廣這王八犢子派來驗收的官吏十分暴戾,他們在上游放下測量運河深淺的木鵝,順水漂下。木鵝下有一丈二尺長的鐵腳,若木鵝停住,就說挖得不夠深。”

 “確實,就像是大一統明明是漢朝鞏固並且深入人心的,大家卻把功勞安在了秦朝的身上。”朱元璋聳聳肩,“誰覺得楊廣這運河修的好,讓他們去體驗一下就完了。”

 “啊……這個……”朱樉立刻去翻小冊子,結果找了半天什麼都沒找到。

 “對不起啊楊伯父,就這兩點,其他就沒了……”朱樉翻了半天,又找到一個:“啊對,還有一個‘打擊關隴集團世家門閥’……”

 他實際上說的也沒毛病,畢竟他上面還有一個爹壓著。要是沒有他爹啊……可能還不如楊廣的。

 但這畢竟是假設,朱樉畢竟現在改邪歸正了,所以大家也經常用這事兒鞭策他,而不是教訓他。

 “你看,他還不老實。”李淵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哎,朱家二小子,你吃飯沒?”

 楊堅開口問道:“除了這兩個之外,楊廣這狗東西還有什麼被吹噓的?”

 李淵在武德四年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應試的定期,明確了州、縣地方預試,即相當於後世“鄉試”的辦法,而且不必像隋代那樣必須官府舉薦。

 “好,就這麼決定了!”朱樉立刻轉移話題:“還得是叔父啊,這小妙招張口就來。”

 “何止啊,因為開鑿這麼個大運河,楊廣下令調徵河南、淮北諸郡人民百多萬人修通濟渠。”朱樉在一旁數落著楊廣的惡行:“他還徵發淮南民工十多萬人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自山陽至楊子入長江,渠寬四十步,兩旁皆築工整平坦的御道,夾種楊柳。因為工期緊迫,三月份開工,當年秋天就得完工,逼迫民工日夜不停的勞作,被折磨死的多達三分之二。”

 話還沒說完,就被竇盈怒氣衝衝地踩了一腳。

 “宇文泰此人手段高明,他在世的時候,八柱國雖說偶爾有矛盾與摩擦,但基本還可以一致對外。但是在宇文泰死後,先有趙貴、獨孤信預謀襲擊宇文護,後有李植、孫恆、宮伯乙弗鳳發動的宮廷政變,宇文泰當年培植八柱國所組成的政治聯盟早已分崩離析。”

 “皇后乘坐的大船略小於龍舟,裝飾一樣華麗。隨行的妃嬪、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番客等分乘五千多艘船,跟隨其後,浩浩蕩蕩,首尾相連,長達二百多里挽船的縴夫有8萬人,兩岸還有20萬騎兵護衛,白天旌旗蔽日,晚上游船燈火通明。所到州縣五百里內的百姓都得奉獻精美的食品,開船時就把吃不完的東西挖坑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