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貴公子 作品

第217章 大案

  喬楚欠身道:“下官自然記得。”

  六年前,黃河改道,淹沒了村鎮無數,導致一萬多人流離失所,成為流民。

  朝廷緊急從國庫撥銀八十萬兩,由戶部安排賑災一事。

  然而兩個月過後,淮南發生暴動,暴民佔了淮濟縣,還屠了縣衙。

  淮南府發兵平亂,三日之內便抓獲暴民一百五十餘人,其餘的人四散哄逃。淮南府守備審問之下,發現這些暴民原本是災民,自災變後來到淮濟縣。

  原本來到淮濟縣的災民有七百餘人,被淮濟縣令安置在城外青牛谷。

  除了每日一次施粥之外,淮濟縣令對災民不聞不顧,而且也不允許災民進城。

  一個多月來,餓死、病死的災民竟達兩百多人。剩下的災民走投無路之下,才衝進淮濟縣,屠了縣衙。

  此事傳回京城,陛下震怒,立即命皇子周煜徹查賑災一事。

  周煜接旨後,立即帶領刑事、吏部官員赴淮南府查辦此事。

  經查,赴淮濟縣賑災的官員是戶部主事高崇明。

  不過在災民暴亂時,高崇明正在淮濟縣衙。而暴亂之後,高崇明也下落不明。

  淮濟縣令已經死在暴亂之中,賑災官員也失蹤了,因此這個案子便成了一件無頭公案。

  然而周煜回京後,竟在京城抓獲了高崇明,從而揭開了戶部的貪腐大案。

  據高崇明供述,朝廷撥下的八十萬兩賑災銀子,到了下面只剩下十萬兩,其餘七十萬兩皆被各級官員貪沒了。

  淮濟縣發生災民暴亂,高崇明雖然逃過一劫,但也知道事情已然鬧大,貪沒賑災款一事遲早會東窗事發。

  他靈機一動,便隱匿了自己的身份,想造成他已死於暴亂的假象。

  高崇明利用職務之便,早就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新的身份,而且還以新的身份置辦了家當。

  潛回京城後,他原本想收拾細軟,離開京城以新的身份重新生活。

  然而當他聽到皇子周煜調查賑災一事草草了事,並沒有發現其中的貪沒行為,又留戀起京城的繁華,所以對是否離開京城猶豫不決。

  這樣過了一個多月,正當高崇明認為已經高枕無憂時,周煜帶著侍衛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