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縣令爺 作品

第214章 這是養兵?養爺吧!

  這幾日過得挺舒坦,周氏商會派人來協定了飼料廠的生意,同時白糖生意也準備妥當,明日便要正式開業。

  更重要的是,他大力發展的重點買賣,鹽,也已經提上日程。

  周氏商會在緩過冀州民變之事後,最近的通過豬肉和瑤池仙釀的生意,慢慢積了一些資金。

  唐韻和何進堯商議之後,決定下一步優先著手在基本民生,將鹽的生意發展起來。

  由於此前和陳言的協定中,有諸多限制條款,利潤大多被陳言分了去,周氏商會做這買賣不說是賠本,也很難賺得到錢。

  而且,鹽貴,導致利高,但要保障基本民生,第一件事價格就得壓下去,利潤就更低了。

  沒辦法,普通百姓連飯都吃不起,還如何拿餘錢去買高價鹽?

  這也是雖然早已談好鹽的合作,但周氏商會一直沒著手執行的主因。

  大周國庫空虛,至少短期內需要的是能帶來高額利潤的買賣。

  而另一個影響鹽生意開展的重要原因,是青山縣的鹽礦數量不足。

  供應本縣,甚至鄰縣乃至隴州,可能足夠了。

  但要供應整個大周,那卻差得天遠。

  因此雙方這些日子經過協商,確定了兩件事。

  一是由周氏商會從別處的鹽礦和鹽田,運來那裡製成的鹽,交由青山縣進行加工。

  由於大周其它地方沒有青山縣的精製鹽技術,鹽品普遍偏低,這樣可以提升鹽的品質。

  這部分鹽便是未來周氏商會銷售鹽的主力。

  二是由陳言派出人手,前往全國各地的鹽礦鹽田,找尋已經廢棄的採集地。

  再由周氏商會出面,幫忙將這些地方的採鹽權拿到陳言的手中。

  這些地方基本都是被鹽鐵司放棄的地方,留在那也是白費,給了陳言,還能二次利用,唐韻自是樂見其成。

  畢竟,他們都沒有青山縣的廢礦再開採技術。

  從這些廢棄鹽礦鹽田採集的鹽,經過加工之後,再轉由周氏商會銷售,未來將成為銷售的另一主力。

  從陳言的角度,當然巴不得全國的鹽地都全拿到手裡。

  但這有幾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