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先驅 作品

391大戰後續

  似乎每個城鎮都有自己的一兩個特定單詞的發音方式。

  因此,像阿哈德尼亞這樣幅員遼闊、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仍然使用同一種語言,這已經是一個小奇蹟了。

  或者至少口語方言的詞根是相同的。

  亞歷山大能想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唯一原因是拉穆的聖經。

  它是用標準的阿扎克語寫成的,幾個世紀以來,數以萬計的牧師每年都在幫助將該版本的書傳播到帝國的各個角落。

  因此,人們至少與語言的基本根源有某種聯繫。

  如果不是這樣,阿哈德尼亞可能只是一個名義上由國王領導的國家拼湊而成的國家。

  事實上,宗教會將人們聚集在一起。

  但無論如何,由於騎兵們正處於一場真正的戰爭之中,面對這些口音怪異的“提比亞斯人”,他們真的不能停下來要求澄清他們的疑慮。

  那就太方便了。

  於是他們壓低了這種好奇心,代之以勝利和生存的慾望,繼續戰鬥。

  騎兵方面在戰場上表現得相當出色,甚至能夠將敵人擊退不少。

  然而,這裡或許是戰場上最不起眼的地方,戰鬥人數也是最少的。

  他們的結果並不足以真正扭轉局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戰鬥浪潮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晰。

  珀爾修斯血腥地攻擊了梅內斯,這位黑人將軍感到他的部下已經到達了終點。

  他們已經在敵人可怕的矛尖下堅持了幾個小時了,儘管梅內斯能夠不斷地將新部隊調到前線,從而分散疲勞,但即使這樣也有其侷限性。

  他們可能很快就會破裂。

  當然,珀爾修斯自己的方陣也沒有輕鬆行走。

  正如之前所言,混戰無疑是殘酷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血汗和生命,才能贏得這場殺戮的勝利。

  梅內斯和他的軍官們對此深信不疑。

  然而,儘管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終,方陣還是在戰鬥中脫穎而出,徹底粉碎了梅內斯心中那份敵人會因疲憊而崩潰的微弱希望。

  “是時候給梅洛迪亞斯傳信了。

  ”

  “是時候給佩特里庫諾傳信了。

  ”

  看到戰場上的形勢,兩位領導人不約而同地做出了決定,現在是時候打出他們的王牌了。

  中心的戰鬥已經持續了數個小時,雙方都在這場血腥的交戰中疲憊不堪。

  隨著時間的流逝,裂痕在雙方的陣型中不斷擴大,傷亡慘重,直到最後一方再也無法承受。

  梅內斯一側的裂痕已經大到無法忽視,他不得不做出最後的決策。

  他向梅洛迪亞斯發出了命令,讓他率領部隊衝上山的右側,繞到珀爾修斯的側翼,以此減輕他們的壓力。

  “敵人已經被削弱了。

  用你的軍團從側面打擊他們,摧毀這些龐大的陣型。

  ”他果斷地命令道。

  與此同時,珀爾修斯也察覺到了贊贊戰線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