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非凡 作品

第556章 他還不能興風作浪


                 周斌兩個目標,一個都沒達成,他離開的時候,顯得有些氣憤,又有些頹喪。

  不過,莫書記對周斌提出的建議,對許毅採取罰款,了結香河師院土地案倒很有興趣。在周斌離開後,莫書記遲疑地說了一句,“如果許毅認罰,這對香河財政倒是一個不小的幫助。”

  劉非凡心裡明白,莫書記現在最愁的就是錢。

  要想推動香河經濟發展,就得有雄厚的財力作為支撐。一雙空手,是肯定變不出花來的。

  香河財政在李啟明時代就已經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境地。最危難的時候,全市教師的工資都拖欠了近半年之久。

  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第一個辦法就是向上級求援。可是現在誰都想求援,是一個僧多粥少的環境。省裡和燕京乾脆關閉了支援通道。

  求援不成,就只能各顯神通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一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方向。該項工作做得好,往往能異軍突起。

  作為市委書記,莫遵義是名正言順的香河大當家。大大小小的幹部都在看著他。財政有錢,大家日子過得都滋潤。財政沒錢,大家都會把責任推在他身上,給他一個“無能”的評價。

  莫遵義書記倒不是擔心評價,畢竟,下面的評價不會影響他的前程。只要上面認可他,他就可以將下面的聲音當成耳邊風一樣吹過去。

  接手李啟明執政香河後,他發現香河已經被李啟明弄得千瘡百孔,成了一個爛攤子。他不是不想讓香河走出困境,而是他的舉措,都會遭到來自許廣等一批人的抵制。

  他努力過,也爭取過。最終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融入他們的圈子,也不可能將他們轉化為自己的人。

  他似乎覺得,這一切都是李啟明離任時布的一個局,讓他在香河的執政,成為一個笑話。

  一個當家人,自己腰包不硬,說話往往都沒底氣。

  莫遵義書記就屬於這類沒底氣的領導。以至於香河的幹部都認為,跟著莫書記,只能喝西北風。

  在漢園搞夜市經濟,是他在香河的一個重要舉措。夜市經濟在經濟大潮中,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但是,它畢竟是一股細流。只有將無數細流匯聚在一起,才可以成就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