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05 體會2

  看看,多厲害、多耿直、多有主見和手腕的老太太,怪不得能和張居正一內一外打配合呢,稍微慫一點也趕不上步點。

  萬曆皇帝本來還想說服老媽,理由很簡單,朱常洛是宮女所生,出身不太光彩。結果不說還好,聽了這句話李太后當場就翻臉了,破口大罵兒子不孝。因為她以前也是宮女,這不是當著和尚罵禿子嘛。

  經過無數次努力,藉口找了一大筐,可是不管朝臣還是家裡人誰都不能理解也不支持皇帝的選擇,更不允許特立獨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於是萬曆皇帝就走了另一個極端,既然全和我作對,那就誰也別想舒服。你們說啥我就不幹啥,還別整天嘰嘰歪歪教訓人,我連早朝都不去了。從此以後活一天算一天,怎麼舒服怎麼來,誰不服來後宮找我!

  人一旦對現實絕望,正經事就一點都不想幹了。用後世人的說法,萬曆皇帝躺平了,什麼國家社稷全都玩蛋去吧,就這麼任性。

  當然了,皇帝躺平和百姓躺平不太一樣,他只是不上朝不參加各種典禮活動,最基本的工作還是要做,比如批閱題本和奏本。但很少再和內閣大學士們見面討論國家大事,極度缺乏溝通。

  說起明朝皇帝的工作,洪濤必須有發言權,即便身處冷宮,可是一住十多年,再怎麼不受待見,出於禮節需求每年也得和皇帝見幾次面。有時候在花園、有時候在寢宮、有時候在辦公室。

  怎麼講呢,說累確實累,說不累也確實不累。根據每個皇帝的不同狀態,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由於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也就是說沒有國家總理了,內閣大臣只能算高級秘書和參謀,沒有決定的權利。國內外所有大事小情,最終全得由皇帝一人拍板決定才算數。

  做為開國皇帝,朱元璋這麼做是想給子孫後代儘可能多的保住權力,到底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有沒有好處,以他的水平和眼界真看不了那麼遠。

  按照當時的情況倒是沒怎麼顯露弊端,因為朱元璋從小吃過苦,又是開國之君,心氣很高,每天工作十個小時、批閱幾百本奏章也不覺得太苦,咬咬牙還能忍住。

  可他忘了老祖宗歷經千年總結出來的一條真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能自律、能刻苦,是因為當皇帝再苦再累也比底層民眾的日子舒服,至少不會因為災荒餓死,所以並不覺得太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