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30 李贄

  “……不知殿下打算如何打理大明江山?”李贄聞言一愣,他雖然不出仕多年,卻認識不少做官的朋友和弟子,有時候也會聊起朝中事情,包括儲君的人選。

  印象中這位太子好像沒什麼才氣,今日一見才氣依舊是沒見到,卻可以感覺到有一種成竹在胸的大氣,不由得想探個究竟。

  “今日沒有經筵,若李老先生身體允許,本宮倒願意請教一二。”見到李贄如此直爽,洪濤也有了點好奇心,想知道能讓陳矩冒險搭救的到底是個什麼成色,於是起身走向了東側耳房。

  那裡是自己的臨時休息室,有王安在外面盯著輕易不會讓外人靠近,可以聊一些稍微出格的話題。當然了,也不怕李贄出去亂說,他目前自身難保,再把自己得罪了還得被抓回詔獄等死。

  “李老先生,此處無人打擾,話出你嘴入我耳再無外人知曉,儘可暢言。”在耳房裡坐定,洪濤擺出副今天不說清楚誰也別走的架勢。

  “殿下可知朝堂上每日爭論不休,陛下不上朝,於江山社稷有害乎!”老頭也不客氣,更不怕死。當著太子就敢議論皇帝的過錯,不光是皇帝,還有滿朝文武。

  “此間亂象皆由一個字而起,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老先生以為此話何解?”

  你問我答,這不是洪濤的習慣,也不想和李贄在古代經史典籍上唇槍舌劍鬥個明白。在這方面自己的文學功底差太遠了,光是各種典故、歷史瞬間就十不得其一二,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沒法聊。

  先賢們總結出來的理論有些是普世道理,有些則只適合當時的文化環境。拿來借鑑當做經驗教訓可以,非要一個字不差的當做萬世不變真理去亦步亦趨只能壞事。

  想把道理講清楚,並不是只有重複先賢語錄一條道,跳出歷史侷限性,用宏觀的視角總結歷史走向,更容易說明問題,順便還可以看看這位在野大學士到底配不配稱之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