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54 徐光啟

  當地曾有潑皮無賴想打這裡的主意,可試了一次就再也不敢來了。皇莊裡不光有匠人,還有身著素衣挎著腰刀的錦衣衛。這玩意誰惹得起嘛,趁早還是躲遠遠的吧。

  眼看年關將至,剛剛和內閣大學士們討論完新年號的事情,李贄就悄悄彙報了一個消息,新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徐光啟抵京了。

  “你就是徐光啟?”洪濤是在養心殿偏殿裡召見的徐光啟,初一見有點失望。

  此人長得一點不像正派人物,眉毛很短,鬍子很稀疏,黑眼圈挺深,鼻樑右邊還長了個肉瘤。四十歲出頭就挺著個肚子,眼神還有點散,顯得無精打采。

  “臣徐光啟,叩見皇帝陛下!”這一問讓徐光啟不得不再次行禮,白白多磕了三個頭。

  但不虧,他之前只是個舉人,一下子成了正六品的工部官員,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虞衡清吏司。聽老師焦竑和李贄說,正是這位年輕皇帝欽點了自己,知遇之恩,再磕三個也無妨。

  “朕聽聞你通天文歷算,還知火器,這些能看懂嗎?”默唸著不能以貌取人,洪濤開始步入正題。

  據史料記載,徐光啟是仿製過火槍和火炮的。如果是真的,必然離不開鑄造和機械加工知識,哪怕再原始也比沒有強多了。

  洪濤的小箱子裡就有相關資料,全在宋朝試驗成功且大規模生產過,從原材料採集到後期加工都比較適合從零開始。之所以沒把這些東西拿給宦官工匠們看,倒不是為了保密,而是他們只會照貓畫虎,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如果有可能,洪濤想找個有一定文化修養又有相關知識儲備,且滿腦子都是好奇心並自覺自願吃苦受累去探索新事物的人來負責今後的冶煉和鑄造產業。這樣自己就不用事事躬親,又當技術員又當工程師了。

  以目前的狀況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都沒機會頻繁離開皇宮。之所以大老遠把徐光啟弄到京城,還破格錄用,就是讓他來當替身的。

  “……這是鍊鐵之法!這是鑄鐘之法!這是……恕臣愚鈍,有負聖恩!”接過幾本不算太薄的小冊子,徐光啟懷著一萬個問號慢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