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77 峰迴路轉

  而且在削藩的問題上官員們也面臨著幾個躲不開的難題。第一,從成祖皇帝朱棣開始,不止一位皇帝是藩王出身,如果從律法上否定藩王對國家的貢獻,就等於否認了這幾位皇帝的正統性。

  第二,削藩太狠的話會影響皇室的聲望。如果連皇帝的大爺叔叔、堂哥堂姐們都要去給別人幹活混口飯吃,或者乾脆上街要飯,怎麼說也不符合皇家的威嚴。

  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找不到合理且合情的辦法來處置那麼多宗室成員。啥都不讓幹肯定要由國家供養,人家不是不想掙錢養家,是你們不讓嘛!

  允許宗室成員參加科舉,或者學門手藝自謀出路吧,又怕皇帝藉機利用宗室成員擴張權力,或者說宗室成員利用特權勾結官員欺行霸市、兼併土地,擾亂帝國的經濟秩序,甚至謀逆造反。

  不能解決這三點,無論誰當皇帝也無法徹底甩掉這個大包袱。別看年輕的皇帝在朝會上說得慷慨激昂,等到把想法落在實處時,估計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最好結果也就是和嘉慶帝一樣弄個類似《宗藩條例》的臨時政策出來,暫時解決一下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這樣的話,官員們的參與積極性就不太高了,全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等著看年輕皇帝的笑話。

  不過這次官員們沒算準,朝會剛結束一旬時間,風向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沈一貫、沈鯉、葉向高三位內閣大學士先後在私下裡與關係不錯的同僚表了態,異口同聲的稱讚年輕皇帝有魄力、有眼光,正向著千古一帝的方向大踏步前進。

  而做為皇帝的輔臣,他們必須義無反顧的全力支持,緊緊跟隨在皇帝身邊保駕護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帝年輕不更事,不曉得削藩的困難重重,輕率冒進可以理解。但三位內閣大學士全是政壇老將,身後無不追隨著一大批經驗豐富的官員,怎麼也跟著皇帝一起發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