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78 東林書院

  但講學歸講學,心中的抱負並沒丟棄。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僅靠兄弟兩人顯然無法做到,有幸在繼承發揚王守仁心學方面都有所得,幾年間靠著共同抱負和想法聚集起一大批有識之士。除了無時無刻關注著朝中動向之外,還能通過間接手段影響朝廷的政治格局,甚至是部分職位的升遷任免。

  去年萬曆皇帝駕崩,新皇帝登基,對於羽翼未豐的東林書院勢力是個不錯的擴大機會,藉著補充各部門官員空缺的機會,一大批東林系官員順利進入了朝廷,最大的收穫是沈鯉保住了大學士位置,順便還添了個葉向高。

  後者雖然不是東林書院的核心成員,政治主張更加溫和,卻也部分認同書院的思想,且時常與書院保持著書信聯絡。有了他的加入,東林系的官員就能在內閣中與浙系正面掰掰手腕了,助力極大。

  眼看著到了三年一度的外察,原本計劃藉此機會安排更多東林系官員補充到地方上去,沒承想新皇帝突然提出了削藩的想法。

  剛聽說此事時誰也沒當回事。削藩,說著簡單做著難,挨個數數,之前的哪位皇帝不比現在這位根基深,結果還不是誰也不敢做、不能做嘛。喊喊也就算了,估計連內閣都說服不了就得半路夭折。

  東林書院同樣也沒太當回事,更不想讓削藩的話題影響了外察大計,只是為了應對浙黨才派了位御史出面,打算在朝會上壓一壓年輕皇帝的銳氣,別讓浙黨獨美。

  結果依舊很出人意料,人人都覺得木訥、少言寡語的皇帝突然像換了個人,不僅言辭犀利、思路清晰,還懂得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震懾。

  一上來沒說幾句話先把欽天監正推給了東廠調查,理由還那麼讓人無法辯駁。緊接著又把代表浙黨出面的給事中懟得不敢再言語,同時代表東林系的御史也沒佔到啥便宜,全弄了個灰頭土臉。

  聽到這個情況,書院裡最核心的六個人不得不聚在一起,根據京中官員的書信內容進行了一次比較仔細的推演,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皇帝的表現不是真實體現,有人在背後慫恿、指點甚至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