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84 意外收穫

  這個任命並沒遭到太多官員反對,原因很簡單,沈鯉和李贄全是70多歲,比朱賡還大,就算當了首輔也幹不了幾年,對朝廷的穩定不利。

  最主要的是這兩位身後都代表著一群官員,讓誰上去都會遭到另一派的堅決抵制,反倒是誰也不動更符合目前的局面。

  而葉向高又太年輕,在朝中沒有太深根基難以服眾。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這位年輕官員也會慢慢傾向於東林黨。

  但這輩子他怕是靠不過去了,有了皇帝的欽點和提攜,腦袋上已經插滿了帝黨的標籤,位置還這麼高,任何派系都不敢輕易收納。

  “三位大學士年歲已高,恰逢多事之秋,朕以為再補充兩名大學士分擔為好。人選由諸位提,朕考量之後再做定奪。”

  首輔的位置沒拿到手洪濤並不失望,只要能藉此良機再把內閣規模擴大,儲備兩名年輕些的大學士就是勝利。萬一朱賡、沈鯉、李贄之中誰身體頂不住了,馬上就能有自己人頂上。

  只是提名不能由自己出,那樣就太明顯了,這個活兒還得落在李贄和葉向高頭上。反正五位內閣成員都有提名權,各自也都會提出本派系的人選。到時候自己再來一遍利益交換,讓出一個名額也就是了。

  焦竑,這是李贄提出的入閣人選。此人生於江寧,祖籍山東日照,萬曆十七年的狀元郎,授翰林院修撰。

  洪濤認識這個人,曾經去東宮講過學,總體評價還是不錯的。首先他是個老學究,滿腹經綸;其次又是個初學者,對很多新鮮事物都感興趣並願意學習;最後還是位思想家,有獨立的人格和想法,不盲從於古代聖賢。

  焦竑在講學時曾經說過,學道者當掃盡古人芻狗,從自己胸中闢出一片天地。大概意思就是指古人的學說和祭祀用的芻狗差不多,是在當時情況下按照需要杜撰出來的,不能完全相信。

  這種觀點和洪濤很接近,於是就記住了。不過焦竑講學的次數並不多,他的工作很忙,一邊修史一邊寫書,時不時還得擔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