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19 金榜題名

  可轉年一想吧,又覺得這樣做未免太狹隘也太膽怯。明朝末期黨爭問題成因很複雜,不能簡單的把責任都推到某一方頭上,更不該帶有主觀偏向。

  後世裡有的人一聽閹黨就覺得全是壞人,那是不讀、不思考歷史,從小被教材洗了腦的表現。有些人認為是東林黨空談誤國,同樣偏激了。

  朝堂政治,從古至今就沒有乾淨人,更沒有乾淨事。只要參加進來了,有一個算一個全是齷齪、卑鄙、腹黑、無恥的小人。原因很簡單,誰不具備這些品質誰就沒資格玩下去。

  換句話講,你要是天天說實話、專門為了百姓和領導作對,打死不願意踩著別人的肩膀進步,即便考中了狀元也在官場裡混不下去,更別提上升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假如你只是個九品小縣官,有機會在朝堂裡發出聲音、能成為忠臣或者貪官、有機會誤國或者救國嗎?

  想獲得這個機會,首先要在官場生存下去,然後再一步步爬到高位,拿到一定份量的權力。而想做到這兩點,就必須同流合汙。出汙泥而不染只會被同僚當做異類,因為不符合整套系統的技術參數而被拋棄。

  另外就目前從各方面得到的信息看,除了楊漣和顧大章與東林黨人接觸密切之外,剩下三位還沒有比較明顯的政治傾向。

  說白了全是剛步入仕途的新人,在閹黨和東林黨勢同水火之前,不需要急著站隊,將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一部分取決於他們自己,一部分取決於朝堂環境,暫時不好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