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24 小疏忽

  “……繼續!”洪濤也開始瞪眼了,他是真不知道京城附近還有這兩個所在,聽上去規模都不小,嚴重侮辱了一個衚衕串子的自尊心。

  按照王安的描述,鞏華城位於京城以北40裡的沙河店鎮,南北沙河之間,呈正方形,邊長兩裡,城牆十米高,內築夯土、外敷青磚,有護城河及東南西北四座城門。

  它的修建者為永樂皇帝,當年朱棣連續向北用兵,還御駕親征,每次離開京城或大勝歸朝時都要在這裡駐紮休息,乾脆設立了行宮,後有建城保護。佔地近40畝,房屋殿堂水井應有盡有,足夠幾千人居住,且外人無法窺探。

  要是還不夠用也沒關係,行宮外的城內還有現成營房500多間,僅有當地少量駐軍在使用,多一半都空著,或者成了堆積雜物的臨時倉庫。有時候皇宮裡用不上或者準備淘汰的器具,也會送到城裡臨時存放。

  既然是行宮,自然歸司禮監管轄,隨便找個理由就能安排人出入,比如說修繕宮殿。只要別向戶部伸手要銀子,沒人會整天盯著一座除了去皇陵祭拜中途歇腳,全年也用不上一兩次的宮殿。

  上林苑和鞏華城的位置正好相對,在京城的南邊,也叫南海子,是專供皇帝打獵、郊遊、避暑的巨型溼地公園加度假村。

  都巨型了,到底有多大呢?王安去過但說不清,只知道圍牆長160裡,東西南北各有一門,曰北大紅門、南大紅門、東紅門、西紅門。

  160裡圍牆是個什麼概念,光聽王安描述很抽象,但一聽到四個門的名字,洪濤腦海裡馬上有了大致範圍。

  後世豐臺區依舊留有大紅門、西紅門的地名,南大紅門雖然沒有了,在南六環路邊卻有個南大紅門村,顯然也和南海子有關。這麼推算下來的話,東紅門應該就在亦莊開發區一帶。

  合算北起南四環,直至南六環;東起亦莊、西到西紅門橋,基本全是明代皇帝的度假村,面積比當時的城區還大。怪不得當地很多地名都帶著明顯的歷史味道,比如舊宮、新宮、南宮、海戶屯、東馬場等等。

  古時候這片區域地勢低窪、河流密佈、樹木成林,野生動物、水鳥一群一群的,從金朝開始就是皇帝的獵場,到了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的時候乾脆用牆給圍了起來,正式宣佈歸皇家所有了,買票都不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