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25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

  凡是有特產的地方,比如平谷的桃、密雲的核桃板栗、房山的柿子、昌平的蘋果、門頭溝的白梨、大興的西瓜等等,都要弄塊地變成皇莊特供。

  “作孽啊……就選在南海子吧,到周邊找個僻靜地方,最好利用原有的房屋或者廟宇,儘快搬過去,房屋不夠日後再加蓋!”

  洪濤對吃一向沒啥興趣,越聽越頭大,可惜太監、宮女的多寡他也不能做主,更沒法取消皇莊,只能先忍著。

  倒是歐羅巴廟的新址已經有了,鞏華城雖然基礎建設比較好,卻難以掩蓋上千人居住訓練的痕跡。南海子本身就有幾萬人工作生活,人多嘴雜的同時也更好隱蔽,地方大則適合訓練。

  “原址也不要放棄,與利瑪竇講,留下一兩名番僧和十幾名孩子以便應付查驗。”但城內的歐羅巴廟也不能放棄,留下來當各個工坊的聯絡站挺好。

  以後不管哪個部門有了不是特別急的事情,不用挨個用腰牌進宮,可以先把信件放到歐羅巴廟裡去,再由番僧定期以教授語言的藉口入宮傳遞,更容易掩人耳目。

  “陛下,臣已經試過永定河作坊的精鋼了,比之舊法鍛打所得堅韌純淨、省時省力真乃神技!用它來打造銃管,尺寸可長尺餘,同樣裝藥射的更遠更準也更耐用。”

  王安領命走了,趙士禎卻沒有離開的意思。眼見左右除了個小太監之外就沒別人了,賊兮兮的從腰帶裡掏出個小紙包,展開放在書案上,滿臉全是期盼。

  “……多重?”紙上畫著一隻火槍的圖案,暫且叫槍吧,按照明朝的習慣應該叫銃。它的槍管很長,超過了神機營裝備的鳥銃和西洋銃,與大鳥銃相仿,但槍管比較細也沒有支架。

  “這是仿魯密國番鳥銃所得,銃管四斤八兩,總重六斤五兩,長六尺七寸,裝藥四錢,打三錢彈丸。

  與番鳥銃不同,臣用兩層精鋼卷制,每節一尺,共四節。銃管雖長重量只增少許,連射十次才需降溫,試了四十多顆彈丸,五十步外可透寸厚木板,無一炸膛!”

  說起自己的得意之作,趙士禎都快把基本禮儀忘了,當著皇帝的面比比劃劃、吐沫星子亂飛。也就是沒有實物,否則他真敢在皇宮裡就裝填上來兩發。

  “產量呢?”趙士禎說得興奮,洪濤聽得有點乏味,卻不得不故作姿態佯裝興趣,以免冷了對方的熱情。

  “若是由兵仗局熟練鐵匠用精鋼打造,一個月可得兩支。”說到產量趙士禎更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