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33 揣摩聖意

  內城,崇文門東側明時坊麻繩衚衕,葉府西跨院。石桌邊坐著四個中年男人,雖然氣溫有點低,但桌上的炭爐燒得很旺,茶壺裡呼呼冒著熱氣,再加上沒風,在葡萄架下與三五好友煮茶暢談也算適宜。

  大院子總共三進,本屬於禮部尚書胡灐家族,但經過百年興衰胡家逐漸沒落了,到這一代僅僅靠著祖上萌蔭才在南京錦衣衛混了個鎮撫使的差事,居家南遷,把這座御賜的院落賣給了姓葉的無錫商人。

  但無錫商人並未北上居住,真正住在這裡的人也姓葉,名茂才、字參之,號閒適,現任刑部江西清吏司員外郎,從五品。雖然都姓葉,還是無錫老鄉,可葉茂才與葉姓商人不是一家,只是租住在此。

  朱元璋從小受窮,最恨貪腐,當了皇帝之後想盡了一切辦法限制官員利用手中權力牟利。無奈腦子有限,力氣是費了不少,效果曇花一現。

  按照他設計的辦法,明代官員有籍貫、家屬迴避原則,且不許在任職地購房娶妻,以為這樣就能減少貪腐和裙帶現象。

  結果呢?到外地任職反倒可以放開禁忌,根本不用忌憚被人戳脊梁骨。該貪的一文錢不少貪,退休時拍拍屁股走了,回到老家搖身一變成了大善人,鋪橋修路,拿著貪腐來的錢修宅子買地掙名聲。

  反倒是給不想貪腐的官員製造了麻煩,千里出來做官,半輩子回不去家鄉幾次。再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家,誰也不會把任職地當成歸宿,不是家就不用仔細經營,隨便糊弄糊弄了事。

  葉茂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禁止官員在任職地買房子嗎?那好,咱不買,找個鄉黨或者熟人出面買總成吧,然後再假惺惺的租過來住,既不違反規定又解決了住房問題,多簡單!

  不能說在京的官員們都這麼幹,主要是家裡不見得都像葉茂才家那樣有錢,買不起大宅子的該咋辦呢?三條路,自己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