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38 奉旨走私

  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的絕不推辭,超出了也沒關係,快馬返京只需三四個時辰,玩文的司禮監會出面應酬,玩武的有錦衣衛和東廠出手,只要不造反謀逆,多大的事兒也能平!

  一個六品太監誇下如此海口,肯定不是他自己本事大,司禮監、錦衣衛和東廠才是依仗,而能讓這三個實權衙門屈尊協助的根本原因還是紫禁城裡的皇帝。

  要人給人、要錢拿錢、要政策有政策,袁可立覺得自己如果還幹不出成績就不是愧對皇帝信任了,而是有辱祖先。這個活兒不光要幹好還得超額,超少了都不成。

  那一座造海船的造船廠,除了加快造船進度之外,還能怎麼超額完成任務呢?答案只有兩個字,走私!

  當初皇帝就說過了,內帑只能當啟動資金不可能長期承擔,為此還授予便宜行事的權力。暗示自己不光可以像同僚一樣收取賄賂,還可以經營走私,只要最終把錢大部分用在造船和訓練水師上就不會追究。

  靠啥走私呢?運河肯定不成,那裡的每一文錢都有了主人,想重新分配就得有人吐出進嘴的肉。所以只能走海路,從天津衛購買貨物,用海船運到南方販賣,再從當地採購貨物運回來接著賣,兩頭賺,一文錢商稅不用交!

  該採購什麼樣的貨物賣到南方最賺錢呢?這時候稅監又說話了,他說啥也不用管,只需把船隻和人手準備好,到時候自有合適的貨物送過來。

  景陽三年春,海冰剛剛開化,一支內河船隊就順著北運河從通州姍姍而來,貨倉裡裝滿了精鋼打製的農具、晶瑩剔透的琉璃器、各種款式的自鳴鐘,還有一封沒署名的信件和三個半大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