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39 奉旨走私2

  併為此給出了一種叫做流水線的建造方法和很詳細的工藝流程標準。要求及早讓工匠們接觸此種模式,就算不多艘一起建造也得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不能一個人做出的是一個樣,必須得達到通用的程度。

  其次也是關於造船方面的,上游那座巨大的院落是在皇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機械製造廠,主要以加工各種金屬器物為主,其中也包括大海船上的金屬零件。

  以後的船用金屬件就用造船廠鐵匠單獨製造了,全部由機械廠按照造船廠提供的尺寸統一加工再賣給造船廠使用,其用意依舊是流水線和標準化原理。

  然後信上又說讓自己去一趟機械廠看看,那裡有熟人等候。今後兩個廠該怎麼合作無間、密切配合,見面之後自行商量。

  最後就是裝貨地點改變,以後統一在機械廠倉庫裡裝卸貨物。同時增加了一種新商品名叫四輪馬車,據說可以裝在大木箱裡運輸,幾個人在一個時辰之內就可以組裝成型,在官道上奔跑數日也不會顛簸散架。

  流水線和標準化的大致原理袁可立看懂了,然後就是有一番唏噓。此種辦法不僅僅能用在造船上,還可以移植到很多行業裡,比如武備製造。

  用統一標準、統一流程製造零部件,最終再按照統一標準組裝到一起成型,不僅速度快還產量高,且可以相互替換,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和製造成本。

  只可惜這麼好的辦法朝廷卻不會答應,道理和漕運一樣,利益已經分配好了,誰想打破傳統誰就是大家的敵人,無論辦法好壞都要除之而後快。

  皇帝特意寫信告訴自己,也不是準備大範圍鋪開,很明顯,海船和水師都要加快建設了,到底是為什麼真沒地方猜去,也不敢瞎問。

  四輪馬車不用去機械廠看了,自己在天津衛已經見過,是一位通州商人花重金購置的,專門用來運輸透明琉璃器。

  看似纖細實則渾身鋼筋鐵骨,跑起來確實輕快了許多。車底的半月形弓片奇妙無比,居然能通過彎曲有效降低車身起伏,無論坐人還是裝貨,確實更快也更穩。

  倒是機械廠中有熟人的說法比較新奇,到底是誰願意至此荒蕪的河灘整日與隆隆作響的鐵錘和黑煙瀰漫的爐火相伴,自己好像不認識有此種能力的人。

  想不通那就去看看唄,反正隔著也不遠,今後還得密切合作。遠遠就看到兩個男人站在碼頭上,看青色的官服和胸前的補子圖案應該是六品,但相貌比較陌生。這就更迷糊了,到底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