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43 算筆賬

  “邊軍是武器不好、甲冑不堅嗎?與北蠻和女真各族比起來,我朝邊軍的裝備已經非常犀利了。除了火銃還有大小火炮相助,可依舊屢屢失利,禮卿認為何故?”

  果然,袁可立與趙士禎的想法差不多,只是問得更具體更直接。沒轍,還得把緣由再說一遍,希望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帥才能聽懂並予以理解。

  “……朝中……也罷,陛下以為何解?”袁可立本想說朝廷裡確實存在派系鬥爭,且底線越來越低,經常不顧大義互相使絆子,造成前線將士軍心渙散、號令不一。

  但剛起個頭就戛然而止了,緊跟著長嘆一聲,像是把胸腹中所有怨氣連帶著全都吐了出來,身體頹然矮了一頭。

  有道是己之不欲勿施於人,當年他就是感覺無力迴天才決定不再出仕為官,眼下再用同樣的問題去難為剛剛登基沒幾年的年輕皇帝,好像人品有些次。

  “大廈將傾,僅靠修修補補無法奏效,想讓它繼續遮風避雨只有一個辦法……推倒重建!”

  通過三年的考驗,洪濤覺得袁可立是個有手段的能臣,也是有堅持的直臣,只要事關國家存亡大概率會選擇迎難而上。即便反對也要當面指出,不屑於在背後搞小動作。

  想讓這種人為己所用就不能光拿虛幻的大餅忽悠,必須來點實際的硬貨,哪怕有些聳人聽聞也不怕,壓力越大說不定效果越好。

  “……何至於此?”啥叫推倒重來,袁可立覺得已經領悟,不用再詳細解釋了。除了極大的震驚之外,還有不少迷惑。

  歷史上那麼多朝代,想改革的皇帝大臣此起彼伏。有的是為了臨時補救、有的是為了增強控制力、有的是為了清除異己、也可能為了富國強兵。反正不管為了什麼,沒一個是想自己改自己的。

  改革改革,改變別人、革除別人才是真諦,拿自己開刀不叫改革叫造反,造整個家族的反,還有滿朝文武的反,大逆不道啊!

  就算這樣真的能挽救頹勢、再創輝煌,可大明帝國確實到破爛不堪、大廈將傾的地步了嗎?仔細想想吧,好像有些趨勢,但好像又沒那麼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