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45 賊大膽

  “恕臣沒有如實上報,天津衛確實只有不到兩千水師兵卒訓練,但在雙嶼港附近的島上還有一千多投誠海盜以供驅使……”

  袁可立的回答讓洪濤再次改變了看法,也更加理解歷史上這位能臣為啥最終會被朝廷排擠。除了理念不同之外,膽大包天一意孤行也是主因。

  另外這位還是個二皮臉,嘴裡說著恕罪,可表情上半點看不出誠惶誠恐的樣子,把先斬後奏變成了運籌帷幄,毫不違和。

  合算早在一年前,袁可立就與這群盤踞在雙嶼港附近的海盜搭上了關係。剛開始是不打不相識,然後用船隻性能和出神入化的導航技術折服了對方,兩邊開始正式合作關係。

  天津衛造船廠每次南下都會把部分貨物先賣給他們,再由其運到附近城市找關係出售。具體賣多少錢、賣給誰,一概不問。一來二去兩邊混熟了,建立起基本信任關係,海盜們聽說水師在招兵就主動提出投靠。

  袁可立本意應該是想接納的,但又怕皇帝反對,乾脆來了個兩頭蒙。一邊和海盜們說這事得等皇帝批准,讓其先在島上待著。一邊閉口不言,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再和皇帝提及此事。

  不得不說這位進士出身的朝廷大員在骨子裡有著很濃的江湖氣息,對身份地位之類的俗禮看得沒那麼重,只要有用的人都可以合作。

  而派去為帆船導航的蹴鞠隊小太監們就稚嫩了很多,忠心足夠,閱歷不足,即便天天在船上盯著,也只彙報了打擊海盜和與走私商人勾結賣貨的事情,壓根兒就沒看出來兩邊已經有了很深的聯繫。

  “真信得過?”明朝的海盜是個啥德性洪濤真不清楚,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機會接觸,只能靠別人代為判斷。

  “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他們是漁民、流民、疍民和逃跑的衛所軍戶,實在過不下去才入海做了無本生意。不曾窮兇極惡,也不曾與我大明為敵。其在海上行走如履平地,只要善加引導,做為水師兵將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