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51 大騙子!

  整整兩個半時辰的臨時御前會議,真正討論天津衛被海匪襲擾的時間不足十分之一,其餘全在爭論是否該建造大海船,以及由什麼部門管理、權限多寡。

  明朝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師,而是把船隻水手編入了衛所,號稱二十四衛。後為應對沿海地區越來越多的倭寇騷擾又建立了一系列水寨,每寨幾百到幾千人不等,配備大小船隻幾十條。

  二十四衛與水寨皆由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管理,地方州府無權調派。為了能儘快做出反應,又把船隻分派到沿海各個州縣,由當地巡檢司指揮。

  現在問題來了,海河造船廠和袁可立訓練的漕兵都是由內帑出錢供養,劃入衛所和巡檢司皇帝不答應,單獨成軍大臣們又不樂意,到底該怎麼辦呢?

  欽點海上剿匪緝私提督天津衛造船事務衙門,設提督一名,正四品,總理兩名,從四品,屬官若干,以衛所官職填充。

  爭來爭去,最終就弄了這麼個不高不低、不倫不類、非常詳細的臨時部門出來。不倫不類說的是以前根本沒有這個部門,像個臨時拼湊起來的大雜燴。https:/

  非常詳細則是指把工作範圍都指明瞭,不用介紹也能從名字上看出來這個部門是幹啥的,反之,也能看出不能幹啥。

  這就是朝臣們最終的底線,另立門戶可以,但必須提前說好工作範疇,防止皇帝以後掛羊頭賣狗肉隨意添加屬性、擴大規模。

  換句話講,朝臣們對皇帝觸碰兵權萬分警惕,有一點沾邊都要仔細探查清楚,並嚴加防範。結果洪濤提出與海軍、水師有關係的名稱全被否了,不得不選擇退讓,捏著鼻子接受了臨時工待遇。

  “馬上派人把這份密函當面交與袁可立……慢著,叮囑張然一定要小心意外,多派人手護送!”

  好不容易有了結果,洪濤還不能閒著,一字一句口述,讓王承恩代筆把大致會議精神寫在紙上,準備傳遞給在海河造船廠等候消息的袁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