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58 御下之道2

  南京兵部今年就是以在孝陵內鳴槍放炮、人叫馬嘶、砍伐樹木會驚擾太祖高皇帝為由斷了後勤補給,除非孝陵衛到校場操練,否則啥都不提供。

  按說這種事洪濤也徹底改變不了,還和以前一樣扔給司禮監和內閣處理多省心。可他不是那種眼睛裡能揉沙子的主兒,沒能力的時候可以忍,手裡有了點權力就總想著誰不服幹誰。

  這次南京兵部和神宮監互相攀咬,讓他看到了一絲趁亂下手的可能。但在正式啟動計劃之前還得掃聽下南京的詳情,儘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看看勝算到底有多大。

  “前些年沿海鬧倭寇,南京營衛精銳盡數被抽調,現存兵將能完成操練者十不存三,餘下皆老弱傷殘,可戰之兵唯有孝陵衛與振武營。

  孝陵衛聽命於內守備,由神宮監統領;振武營則在南京守備撫寧候朱繼勳手裡掌控,南京兵部空有參贊機務一職,手中卻無強兵可用。”

  王安依舊沒說誰對誰不對,只是把兩方的現狀詳細介紹了一番,由皇帝自己去尋思。這也是伴君的基本功,有些皇帝不喜歡動腦子,那就要主動獻計獻策。有些皇帝喜歡琢磨事,就不要擅自做主輕言對錯。

  “杜學是何人?”洪濤當然能聽明白話中的含義,但沒馬上做出判決,而是又問了一個問題。

  “田義門下,曾監軍朝鮮,陣前殺敵臨危不亂,頗有些才幹。”

  “那內守備周貴呢?”從剛剛王安的敘述中洪濤聽出個細節,南京兵部沒有告南京內守備太監的狀,而是把矛頭瞄準了神宮監掌印杜學。

  按照明朝的規定,南京的軍隊主要由三個部門管轄,內守備、守備和機務參贊。內守備就是太監,通常出自北京司禮監,算是外派。守備由勳貴武將擔任,機務參贊則為文臣,一般是由南京兵部尚書兼職。

  宦官、勳貴、文臣,這三個群體就是明朝統治階級的主要構成部分,互相之間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皇帝把軍隊交給他們統領也是為了安全和平衡,防止出現一言堂。

  如果是南京兵部想和宦官搶奪兵權,彈劾的也該是內守備,犯不著再去惹神宮監。由於孝陵的存在,南京神宮監要比北京神宮監的地位高得多,何必再增加一個勁敵呢。

  “周貴曾是太皇太后的長隨,地位超然,即便田義在世時也要以禮相待。”

  “哦……再給朕說說撫寧候是何許人也!”

  王安的暗示起作用了,瞬間就讓洪濤明白南京兵部為什麼跳過內守備而直接彈劾神宮監掌印,合算是內守備根子太硬搬不動,相比起來神宮監掌印要好欺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