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60 輿論武器

  乍一看吧,這篇文章裡面沒說皇帝一個字壞話,可怎麼品怎麼會引發無限聯想。如果宦官都是惡犬的話,那狗主人應該也不是啥好東西,至少要揹負管束不嚴的責任。

  是誰寫的這份揭帖呢?還真有署名,叫龜山居士。但寫了等於沒寫,鬼才知道誰是龜山居士。明朝人,不僅僅士人,但凡讀過幾本書都喜歡給自己起號,甚至好幾個號一起用。

  “嘿嘿嘿,有點意思啊,他們學的還挺快!只可惜學的不到家,雕版太慢,效果差成本高,長久下去怕是得耗費不少銀兩吶。”

  這份報紙很快就擺在了皇帝案頭,洪濤沒怎麼仔細看內容,倒是翻過來掉過去的琢磨了半天紙張材質,還用鼻子聞了聞,滿臉的不屑。

  “萬歲爺,此物妖言惑眾,奴婢已經派人查到了,報紙出自黃華坊四牌二十一鋪,主人姓葉,無錫縣人。”《東林旬講》是陳矩親自拿來的,在他眼中這玩意和前幾年的妖書案差不多,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該抓?”皇帝好像剛剛睡醒,思路很是遲鈍。

  “……要不再看幾日,放長線誘其背後指使出面?”可陳矩真不這麼認為,趕緊在腦子裡使勁兒想了想,好像還能把事情辦得更完美一些。

  “若抓了它,不出一旬,科道們就會蜂擁上疏,把《半月談》也相提並論,到時候該不該抓呢?讓他們說吧,自會有人替朕出頭的。當初你對朕袒護馬經綸不甚理解,現在可明白了?”

  手下最大的太監頭子,在遇到難題時連續出了兩個主意都沒說到點子上,好像有點失職。但洪濤並不這麼看,在搶佔輿論制高點的方式方法上,古人確實不如現代人玩的明白。

  歷代皇帝在和文官集團爭權奪利時,無法佔據輿論優勢也是失敗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承認,文官集團在宣傳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建院講學、著書立說、交友遊離、詩詞歌賦,都是傳播言論並獲得認同的有效途徑。皇帝卻只能困在皇城之內下令、下詔,說是昭告天下,實際上除了官員之外絕大部分百姓並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