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63 以利誘之2

  當年消減宗室待遇的時候,大部分官員可是跳著腳拍巴掌稱讚皇帝英明,怎麼著,讚美之聲還沒消散就打算出爾反爾!這可是國家法令,誰敢違反個試試!明朝皇帝可沒有非謀逆不殺士大夫的習慣,咔嚓起來人頭無比順滑。

  後者同樣不是省油的燈,李贄在皇帝還是太子時就在四夷館伴讀,關係亦師亦友。待太子登基之後立馬成了大學士。既非翰林亦非尚書,以舉人之身入閣,足見皇恩浩蕩。

  這次被逐出內閣遭貶兩廣,看上去是被皇帝放逐了,實則成了皇帝的刀子,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廣東發生的事情保不齊就是皇帝的授意。

  此時就不得不說江浙、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的人腦瓜子靈活了,由於耕地少,當地人自古就有經商傳統,在如何與強權周旋方面早就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是拳頭沒人家大、後臺沒人家硬、明擺著鬥不過人家嗎?沒事,鬥不過並不是世界末日,咱還可以加入嘛。只要有利可圖,和誰一夥不是活著,保不齊還活得更好呢!

  風險?去南洋返貨有風險不?那不一樣也得幹嘛。與之相比站錯隊根本不算事,沒轍,誰讓咱沒出生在好地方呢,不冒險就得捱餓!

  於是乎本來劍拔弩張的局面,隨著春風的到來像冰雪般悄然融化了,沒留下明顯痕跡。當地士紳也好、官員也罷,全都不再提與民爭利、擾亂市場的話題了,改成四處找門路接近新總督及其身邊幕僚,試探能不能合作。

  結果李贄非但沒給面子,還放出話來,他做為朝廷官員主政一方,責任就是堅守律法、平定地方、代皇帝牧民,其餘事情一概不管。鼓勵農戶開墾坡地種植新作物,完全在其工作範疇之內,沒什麼好通融的。

  至於說雪花榨糖廠壟斷市場,那是正常的民間商業紛爭,農戶們願意把甘蔗賣給誰就賣給誰、榨糖廠樂意收購多少就收購多少。甘蔗本就不是朝廷禁榷之物,只要不強買強賣按規定交稅,官府沒有干涉的理由,還要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