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84 輕輕落下

  洪濤也不是疏忽了,而是故意為之。鬥爭分很多種,有的一氣呵成,有的堅持不懈,到底該怎麼選擇,不是拍腦袋憑喜好,得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目前朝廷每個機構部門運轉得都不順滑,這就不是局部不匹配了,而是整套系統出了毛病。如果是機械設備,可能就得重新設計製造,但國家政府沒法停,全盤推到重來不現實,必須帶病工作。

  這時就得有所取捨了,什麼零部件可以先替換,什麼地方最好不要動,哪怕為此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也得硬著頭皮忍,保證系統不停擺。

  官員集團是系統的一部分,還是不能動的那一部分。別看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卻可以讓這架龐大的機器勉強運轉起來。沒有他們,洪濤就算滿腦子全是真理,依舊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家停擺。

  但話又說回來了,也不是一點都不能碰,算計好利弊,替換掉一些不太關鍵的小部件、緊緊螺絲、上上潤滑油也是可以的。

  縱容《半月談》和《東林旬講》隔空對噴、創建剿匪提督衙門、發佈《推恩令》、派李贄去兩廣推廣新農作物種植、誘惑民間資本投入現代化工廠、利用《賑災新法》打擊官僚資本,就是在一步步小幅度的改變系統。

  只是這次把官僚資本傷得有點深了,再窮追猛打下去容易把人逼急眼。俗話說的好,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在自己的實力逐步上升階段,時間就是天然的盟友,拖的時間越長局面對自己越有利。

  讓各省按察使司和三法司負責掃尾工作,就是皇帝在佔足了便宜之後表示出來的善意,不打算再繼續追究擴大打擊面。如果翻譯成語言,應該是這麼說的:

  伱們私底下都幹了啥朕心裡和明鏡一樣,本來應該查出一個抓一個、抄一家、砍一族的,但念在大家還得在一口鍋裡混飯吃,以前的事情到此為止,今後不管心裡咋想,手底下必須有點分寸,別那麼沒眼力見兒,什麼錢都想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