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86 禍不單行

  先從你們幾家查起,別讓我抓到把柄,抓住一個滅門一個,完後還要昭告天下,細數醜陋的一面,全給你們弄成遺臭萬年的奸佞。看看是皇帝的屠刀硬,還是你們的脖子硬!

  不過這麼幹也有很強的副作用,上行下效,不僅僅能用在別人頭上,皇帝同樣躲不開。只要敢跳出規則,官員們就會有樣學樣,讓朝堂鬥爭變得無底線、無規則,更難掌控。

  好在洪濤有個巨大的優勢,依舊是不要臉。他不光可以不要臉,還從後世學到了不要臉的全套流程和技術細節,不用總結提煉試驗,拿出來就能用,各種組合層出不窮。

  明代的官員就不成了,徹底撕掉臉皮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無論個體多聰明都不可能瞬間適應,需要時間來習慣、總結、提煉、昇華。

  時間是最公平的,對任何人都一樣。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洪濤覺得他們的時間可能不太夠了,冒一冒風險還是值得的。

  至於說會不會造成長遠的影響,現在真算不出來。還是那句話,上行下效,只要自己把權力拿到手,馬上就可以裝聖人、立規矩,變得比誰都要臉,應該也來得及。

  隨著幾名人犯被砍頭抄家,發生在景陽四年的糧荒案終於算是偃旗息鼓了。有意思的是幾名人犯裡沒有一個姓孔的,三法司既沒在案卷裡提起,皇帝也沒問。

  就這麼在御前會議裡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一個多時辰,氣氛非常融洽,好像那兩個人從來沒出現過,皇帝和大臣們之間依舊和睦如初。

  但古人云過,福不雙至禍不單行,景陽五年的春節剛過完,一份來自遼東的六百里加急文書,讓勉強還算祥和的節日氣氛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遼東總兵太子太傅寧遠伯李成梁在大年初二被手下發現死在了寧遠總兵府中,享年83歲。死因據說是偶感風寒,發熱不斷,又經常半夜起來站在院子裡自言自語,寒氣入體。

  到底是怎麼死的,等遺體送回京城刑部會派專人查驗。但遼東不可一日無帥,該派誰去接替李成梁比查明死因更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