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87 知己知彼

  “當然是為遴選遼東總兵!朕和諸位臣工如果連前因後果都搞不太明白,怎能選出合適之人?又怎能給出明確的長遠打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事朕不想做,更不希望諸位去做!”

  本來還滿臉和煦的皇帝突然收起了笑容,義正詞嚴的說了一堆廢話。但有時候吧,越是廢話就越理直氣壯。放在民間這叫揣著明白裝糊塗,放在官場就叫破壞規矩。

  誰不知道選總兵約等於爭奪權力,到底會不會打仗、瞭解不瞭解前線狀況都是次要的。現在皇帝要跳過潛規則直奔主題,就是要掀桌子啊!xbiquge.org

  “遼東諸部歷來有之,說起話長,陛下如想詳細瞭解不妨另選時間,臣願一一解惑。”既然皇帝已經畫下了道,孫瑋也不打算將就。有人怕查糧荒案,但咱身正不怕影子斜,就不如了你的願!

  “大道至簡,一件事真搞懂了可以不長篇累牘念史料,也能使人明瞭內在關係。孫尚書不妨試試,朕洗耳恭聽!”被大臣當面拒絕皇帝沒生氣也沒急眼,依舊不急不緩的死咬著不放。

  “恕臣愚鈍,願聽陛下教誨。”

  孫瑋今天算是鐵了心要和皇帝作對了,遼東總兵的位置太重要,朝廷精銳和軍費有近一半全扔到那邊去了,如果人選不受兵部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也好,朕就來講講,有出入眾愛卿可以不吝賜教。王承恩,把朕的黑板和地圖抬上來,告訴甜食房多準備些各色糕點。”

  沒想到皇帝居然答應了,起身離開御書案,又是活動胳膊腿又是準備零食,看樣子不光要講,時間還不會短。啥大道至簡、不要長篇累牘,合算都是說別人的,太不要臉了!

  “想解決邊患必須先弄清楚它們的組成以及發展演變,由此推斷出誰才是最大的威脅,再重點針對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目前與我朝征戰不斷的主要有兩個勢力,韃虜和建虜。先說韃虜,洪武三年,大明軍破應昌路,元惠宗妥懽貼睦爾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北走和林稱帝,國號仍稱大元。

  洪武五年,徐達、李文忠、馮勝北伐未果,大明與大元南北之勢乃成。洪武十一年,脫古思帖木兒繼位,稱烏薩哈爾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