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04 以文御武2

  怎麼改呢?正當文官集團使勁兒琢磨皇帝會從何處下手、又該如何應對時,朱祁鎮劍走偏鋒,直接向文官集團下手了。

  他要仿效洪武、永樂朝的規定,讓所有年滿70歲的官員退休。如果主動辭官還可以衣冠致仕,也就是保留級別和待遇,要是非等著皇帝發話辭退那就不客氣了,找點錯誤一擼到底很容易,連退休費都不用給了。

  沈一貫入閣時65歲、沈鯉入閣時整70、朱賡入閣時66歲、李贄入閣時75,六部尚書最年輕的也快60了。

  凡是能做到朝廷頂級位置的官員歲數都不會太小,就算沒滿70歲也拖不了幾年。將心比心,誰殫精竭慮攀爬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坐上高位,還沒享受夠呢,肯輕易讓出來?

  在正統八年的時候,也就是洪保帶著船隊到南洋轉了一圈剛回來,朱祁鎮任命工部侍郎焦宏為八府總提調官,在福建和浙江沿海督造遠洋大船120艘。

  鄭和下西洋時的船隊最多是200艘,朱祁鎮一下子就要造120艘,其用心不可謂不顯著,決心不可謂不堅定。

  但文官集團的反擊也很堅決,從正統九年開始,浙江、江西和福建先後爆發了農民起義,並迅速蔓延,把沿海地區攪合得風聲鶴唳,嚴重影響了造船進度。

  那農民為啥起義呢?文官們給出的理由無非就是勞役過重、民不聊生啥的,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埋怨英宗皇帝不該大興造船工程,看看,把百姓都逼反了吧!

  可英宗皇帝沒信,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也就是駐守各地的鎮守。太監們傳回來的消息和官員所講的理由有很大出入,兩邊對不上。

  這些所謂的農民起義和以往不同,他們不打土豪也不搶糧倉,而是專門找官軍的麻煩,尤其在和造船有關的地方鬧得最歡。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英宗待在紫禁城裡也搞不清,但他明白事務反常必有妖的道理,乾脆也不調查了。造反是吧?當地衛所軍無能為力是吧?成,咱調正規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