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11 窮用硫鐵富用硫磺

  其實這就是後世所說的接觸法,在大規模生產的時候通常不用硫磺,而是選擇成本更低的硫鐵礦,通過煅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硝石則會產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被氮氧化物氧化變成了三氧化硫,溶於水之後就是硫酸。

  具體濃度多少取決於硫磺和硝石的用量,這個數據要靠一次次試驗去慢慢總結。不過沒關係,接觸法可以反覆進行,只要不嫌浪費原料,硫酸濃度不夠就再反應一次。

  洪濤之所以選擇硫磺替代硫鐵礦,主要是為了操作方便。有了袁可立的剿匪提督衙門戰艦,可以很方便的從日本換取硫磺和硝石,價格便宜質量好還管飽。

  直接燃燒硫磺和硝石,三氧化硫的轉化率更高,比較容易提高硫酸溶液的濃度,甚至能直接產出濃度超過100%的發煙硫酸。

  至於說將來大量生產時是採用硫磺還是硫鐵礦做為原料,洪濤也沒想好呢。反正不能在城市裡建廠,必須找個水源充沛、溼度合適還比較荒蕪的地方,再製定特別完善的生產安全制度才能開幹。

  只要讓學員們掌握了正確步驟,並理解每一步的用意,多燒點硫磺不算啥。他們就是將來的化工廠工程師和技術員,會用一項項新發現引領大明和全世界走入一個新的世紀。

  啥工業革命也得後邊等著,先來個化學革命再說。熔鍊、鑄造、機械加工製造,全離不開化工產業的支持,想建立一支完全使用熱武器的軍隊,更需要化學這個大殺器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