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20 意外

  第三個是新科狀元,每一屆的殿試第一名可以披紅掛綵騎著高頭大馬,由宦官牽著從大明門正門入宮面聖,以此彰顯朝廷對文化人的重視。

  不光明朝如此,清朝也差不多,且不管權力多大也無人更改。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大權在握,她不太喜歡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吵架時忍不住動了手,還出言要廢了皇后。

  結果這位兒媳婦一點面子都不給,張嘴就是:放肆,我是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抬進來的中宮皇后,你有什麼資格廢我!

  敢和慈禧太后當面叫板,阿魯特氏是不是瘋了呢?還真不是,無論慈禧太后如何惱怒也沒法廢掉皇后,這就是規矩。從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可以不喜歡、可以冷落、可以下毒手弄死,但就是不能公開廢除!

  但慈禧真被說急眼了,她就不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榮譽地位明顯比不上兒媳婦。不過她比阿魯特氏狠多了,最終還是想辦法把兒媳婦弄死了。

  只可惜後世裡已經看不到這座國門了,它在1954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與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各部官署、千步廊以及棋盤街一起拆除了。

  出大明門過棋盤街就到了北京內城的南門,正陽門,也就是後世的前門。朱棣修建北京城時沒有內外城的概念,只有一個城,後世被稱作內城。

  但到了嘉靖時期北京城人滿為患,無法入城居住的人就在城南自發修建了很多房舍,既難看也不安全。於是嘉靖皇帝大筆一揮又在北京城南邊加了個外城,也就是南北正陽門到永定門、東西廣寧門到廣渠門的矩形區域。

  和內城的井井有條、莊嚴肅穆不同,外城居住的大多是販夫走卒,所以商業氣氛很濃郁,尤以正陽門外至鮮魚口、廊坊衚衕一帶最繁華,各種店鋪、攤位鱗次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