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6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

  這時就該有農戶問了,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多種柑橘好,萬一到時候沒人沒船來收購,讓我們找誰說理去?哭都找不到墳頭。

  衙役們也不氣惱,在村頭找棵大樹刷上些糨子,把手裡卷著的紙鋪開一貼,扔下句自己看,敲著鑼頭也不回的走向下一個村。

  大部分村民肯定是看不懂的,因為不認字。但每個村裡基本都有幾個識字的,找來一看,大呼福氣,轉頭就往村外跑。有點人品的還能告訴村民為啥跑,操蛋點的乾脆不說,生怕知道的人太多。

  佈告上寫的分明,新任廣東右布政使要在四會縣建工廠,用柑橘做罐頭,如果本地柑橘不夠數,就要去周邊的三水、東鄉等地收購。

  為了讓農戶放心,罐頭廠會與有意出售柑橘者寫下文書字據,由縣衙作保,提前約定好收購價格和收購數量,並支付三成定銀。

  到了收穫季節不管當時價格是多少,也不管豐產還是欠收,都要按照約定購買交付,任何一方違反了字據都會吃官司。

  那些識字的村民急急忙忙往縣城趕,就是去和罐頭廠籤文書的。啥叫罐頭他們不清楚,但這筆買賣肯定做得過。啥都沒看見呢先拿三成定錢,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就算趕上壞天氣收成差也沒關係,咱不會往少裡說啊。本來每年能收200斤果子,就說100斤,留著富裕也就是了。另外先少說點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即便有縣衙擔保,有些事沒見過也得謹慎,看一年效果左右不虧。

  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少有人不懂,不認字不代表腦子笨。當下通往縣城的大道小路比趕集還熱鬧,全是行色匆匆的農戶,一個比一個走得急。咱四會的貢桔連皇帝都誇,憑什麼讓其它縣的人佔了便宜!

  不光四會,從正月底到二月底的這段時間裡,廣東各地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罐頭廠、甘蔗酒廠、餅乾廠,一大堆不明就裡的工廠像雨後春筍般的集體冒頭。四處張貼布告收購原材料、招募人手入廠,我方唱罷你登場,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