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77 初現端倪

  和王懷勇猜測的結果差不多,關於李如梅帶兵抓了海豐縣陳家村裡長和鄉老,還打死打傷近百人的事件,肯出面為陳家喊冤的很少,大多是被商報的文章帶著一起向官軍平息亂民的角度理解。

  至於說海豐千戶所千戶被抓那就不幹老百姓的事情了,都指揮使就是管軍的,抓個千戶再正常不過,除了五軍都督府和兵部誰也管不著。但在私底下還是有人悄悄調查了事件的真相,比如各州府縣的官員。

  老百姓看的是熱鬧,他們則要看本質。然後就像約好了似的在各自轄區內向種植番麥、番薯和開辦工廠之人大開綠燈,申請用番麥和番薯代替一部分糧稅的公文如雪片般飛向了布政使司。

  但左布政使胡桂芳病了,據說病得很重,已然無法見客,布政使司的所有政務暫時交與右布政使袁應泰代為行使。一時間袁應泰的府邸人來人往,全廣東省的官員排著隊前來拜見。

  緊跟著都指揮使司也忙了起來,李如梅下令讓所有百戶以上將領到廣州見面,當場抓了兩位指揮使,其中就有碣石衛,罪名是通匪,即刻押解入京。

  此時再提用軍田大面積種植番麥、番薯、甘蔗、橡膠樹等新穎農作物,各地衛所無不點頭稱是,甚至都不敢說不會種,生怕轉天也被黑帆船和海軍登門。

  由此一來,李贄在廣東默默推廣了近三年也沒起什麼波瀾的新政,突然間成了炙手可熱的新事物,上到州府官員下到販夫走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先不要高興的太早,這只是個開始。新政若想真正鋪開,並讓百姓感受到功效,至少還需要三五年時間。在期間肯定會遭遇阻撓和挫折,現在不光不能大松心反倒要更加努力和細心,時刻關注各方動向。”

  當廣東的消息傳回京城時已然過了清明節,在一眾太監和支持新政官員撲面而來的讚譽聲中,洪濤當著剛從日本回來的袁可立沒有志得意滿,反倒是語重心長的道出了實情。

  改革之路是走一步看一步,且一步比一步艱難兇險。感覺到利益被觸動是一回事,感受到利益被觸動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