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81 意料之中的意外3

  但洪濤不怕死,也非常不習慣過這種坐牢般的日子,更不想用人身自由去換取壽命。在局面可控的情況下,他更願意與人面對面平等交談,哪怕是不太熟悉的外國使節。

  當然了,啥叫局面可控很有講究。比如說環境必須相對安全,皇宮滿足這個條件。再比如說,必要的搜身環節不可或缺。日本使者在入宮前後,要經過不同部門的三四遍檢查,以確保不會藏匿武器。

  然後洪濤就誰也不怕了,啥武林高手,只要赤手空拳,在熱兵器面前都可以藐視。別說啥身體也是武器,俗話講的好,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準又快!

  日本使者就非常完美的驗證了這句話,他的爆發力著實不賴,可依舊沒有子彈快。身體還沒走完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子彈就已經迎面而來了。如果不是恰好被香爐擋住,此時胸腹上肯定有個核桃大小的窟窿正咕嘟咕嘟冒血呢。

  就算第一槍沒打中也沒關係,洪濤準備了兩把。這是趙士禎送來的一對兒雌雄短銃,除了做工非常皇家,性能也絕不打折扣,甚至比普通短銃還要精準。

  怪只怪位日本使者太輕視對手了,愣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以為大明沒人知道他和他家族的歷史。結果人還沒到京城,就已經被洪濤給盯上了。

  服部正就,德川幕府太政官大納言。啥叫太政官,什麼是大納言洪濤真不清楚,必須去問禮部官員。但服部正就這個名字,他自信要比明代任何人,包括日本國內絕大部分人都瞭解的多。

  日本戰國時期有個組織叫忍者,相信後世的中國人裡知道的佔多數。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劇,都把其描述成一群來無影去無蹤、輕功極好、武功極高、善用暗器的詭異殺手。他們的頭目,叫做服部半藏。

  實際上服部半藏不是人名,而是個稱號,屬於服部家族。每個接手家族管理權的族長都可以叫半藏。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叫服部正成。

  日本民間對江戶時代有個說法,德川家康因得忍者而得天下。這裡的忍者,說的就是服部正成所率領的伊賀同心組。在本能寺之變中,他孤身一人保護德川家康殺出重圍,由此名聲大噪。

  在日本的戰國時期有三個重要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後兩位是前一位手下的大名。

  織田信長挺有本事,文化水平不錯,軍事才能也上乘,在他的領導下開啟了統一日本全境的大序幕。如果歷史能多給他幾年時間,很可能會創造一個不同於後世幕府的新日本。

  可惜的是在1582年,織田信長被很信任心腹大將明智光秀圍困在本能寺,寡不敵眾自殺身亡。此時德川家康也被邀請到京都做客,身邊只帶了10多名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