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88 開海的準備

  再加上造船用的大原木需要在水中至少浸泡一兩年才能使用,最近的原木產地遼東鎮又被捨棄,目前海河造船廠的建造能力極其有限,無論多努力,一年也只能有3艘三桅戰艦和不超過5艘雙桅輔助艦下水。

  想把產能提上去,一是儘快獲取木材,二是培訓更多熟練工匠。目前這個工作正在展開,袁可立已經與朝鮮大臣私下達成了協議,用衝壓鋼板盔甲換取松木和杉木大料,順著鴨綠江用木排一路放到入海口。

  建造遠洋風帆戰艦對木料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材質之外還有含水量。剛剛被採伐下來的木料,通常需要在水裡浸泡一兩年,期間再放在岸邊晾曬幾個月才可以作為船體材料使用。https:/

  但這也才是開始,建造一艘合格的遠洋海軍戰艦,正常情況下工期會長達三年到五年,不是工序繁雜也不是工匠技術不合格,而是為了讓木材進一步乾燥定型。

  下好龍骨,晾半個月;裝好肋條,再晾半個月;上完船板,等半個月;裝好桅杆,還要拖半個月。讓被加工過的木料再經受一段時間的日曬風吹雨淋,進一步定型,造出來的船體才會更穩定,輕易難以變形。

  眼下海軍所有的戰艦和輔助艦,本質上講都是臨時快餐,除了木料質量不夠好,工藝同樣不過關,使用壽命基本就在5年左右,還不能進行遠洋航行。

  真正的海軍主力戰艦,要等來自南洋的柚木大料抵達才會開始建造。預計第一批會在兩年後下水,到時候這批快餐戰艦也就該壽終正寢了。

  但用松木和杉木建造的海船壽命比較短,堅固程度也很一般,普通商船足夠用了,對於海軍戰艦來講不是很合適。

  中世紀的歐洲風帆戰艦主體結構通常使用橡木,少量夾雜榆木,僅用松木和杉木製作桅杆和甲板,保養得當的話可以使用幾十年。

  可橡木廣泛分佈於歐洲,在亞洲卻很稀少,即便北方的柞木和橡木同屬,性質卻不太一樣,也很難找到數量足夠的大料。

  但老天爺是公平的,分給了歐洲適合建造遠洋大海船的橡木也不會太虧欠亞洲,於是柚木就成了和橡木同樣適合的造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