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93 老天爺的兒子

  “理論上是,實現起來並不會。天下太大,各國之間相距很遠,語言文化都不相通。我們沒必要一上來就和全天下為敵,而是先去征服最近的。每征服一個就會多一分助力,以此類推,如果順利話,我們應該是得道者多助。”

  到底能不能做,洪濤還真不敢現在下結論。但是有個前期的小目標應該可以實現,先把東北亞和東南亞控制住,逐步剔除伊斯蘭教的影響。通過海上貿易獲取鉅額利潤,在大海上擋住歐洲人東進的腳步。

  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並嚐到了足夠甜頭的歐洲各國,肯定不會心甘情願縮回去的,如果確定了在大海上無法突破,必然會想其它辦法,比如通過陸地。

  但只要歐洲人敢來,就中了圈套。到時候不光遠征軍回不去,屁股後面還會跟著鋪天蓋地的大明軍隊。洪濤正好可以藉此為由說服朝臣,向中亞各國發起戰爭,一舉掃平西去的道路,把沿途各國全都納入大明版圖。

  最終目的就是奧斯曼帝國,那裡有充裕的石油和煤炭儲備,還扼守著亞洲和歐洲最近的海上交通要道,即便眼下用不上,也得為子子孫孫留著。

  “……如此一來,陛下豈不是成了蒙古人口中的天可汗?”洪濤是拿起嘴就說,毫無半點心理負擔,袁可立聽著卻艱難萬分,每句話都要仔細琢磨之後才敢提問。

  “不一樣,蒙古人像草原上的狼群,沒有祖國沒有土地,凡是有獵物的地方都可以是家。所以他們不善建設經營,吃光了就走,沒吃的只能餓死。

  朕無法帶著大明百姓四處遷徙,所以必須要建設經營,並把聖人教化傳播到全天下去,讓所有人都能按照大明的規矩各安其所各得其樂。”

  儘管洪濤骨子裡極富侵略性且極度冷酷,但他真看不上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也從不認為成吉思汗屬於中華文化史。蒙古的崛起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原因,既無法複製也不該學習。新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