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98 軟硬不吃

  “此時我們還無力直面大明與蒙古兩個敵人,能獲得大明皇帝的任命就可以以此為由對付蒙古人,不用擔心大明軍隊襲擾,還可以收服留下來的幾十萬邊民。

  只要能在這片土地上休養生息幾年,先把海西女真平定,再吃掉北面的蒙古各部,才有足夠力量與明人決一死戰。到時候我們不光要遼東,還要關內的土地和北京城,去做明人的皇帝!”

  面對手下質疑的目光,努爾哈赤把這麼做的苦衷和目的講解了一遍。之前腦子裡並沒有太明確的目標,只是為了活著,但現在有了,還特別清晰。

  景陽七年的三月是在一場大雪中過去的,站在煤山頂上向四下眺望,不見摩天大樓,只有遠處隱約可見的城牆和被灰白色覆蓋的宮殿群,更低矮的民居乾脆就消失在漫天風雪之中。

  洪濤近來有些清閒,不是荒廢朝政,是真沒啥事可做。以往如雪片般送到司禮監的公文,從去年後半段逐漸減少,連帶著司禮監的工作量也減輕了。王安曾多次表示,再這麼下去五位秉筆太監留下三個足矣。

  是不是天下真的太平了,朝臣們真被謀反案嚇破了膽選擇屈服呢?洪濤百分百不信。公文減少,固然有朝廷財政轉好,興修水利見效、放棄遼東鎮減少摩擦的原因,可由此而產生的新問題並不會比老問題少,應該更多才對。

  這種反常跡象只能說明一件事,朝臣們改變了鬥爭策略,知道再和手握兵權的皇帝硬碰硬太危險,轉而玩起了以柔克剛。用後世的話講,叫做非暴力不合作。抗日戰爭期間,國人和侵略者也玩過這一手,被稱作磨洋工。

  皇帝不是不聽忠臣勸誡,執意要改變祖宗法度推行新政,想把官僚士紳的金飯碗都砸了嗎?還有有錦衣衛、東廠和海軍撐腰,一時半會誰也無計可施。

  那好,明著鬥不過就玩暗的。大家全都出工不出力,本來該今天完成的工作故意拖到明天,本來該上報的政務找藉口壓一壓,可報可不報的乾脆就不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