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17 是善是惡很難講

  這就是小國的宿命,不光安南,將來自己還會見到很多小國的君王或者大臣。其中肯定有跪著忍辱負重的,有站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

  他們留在後世的名聲肯定也不同,就是不知道被保護或者捨棄的百姓最終該如何評價他們的首領,是詛咒其懦弱,沒有帶著子民上前線尋死,還是讚美其英勇,知道以卵擊石還得用事實再讓百姓用生命複習一遍。

  就洪濤而言,他覺得阮香江有大智慧和大勇氣,甚至可以說是犧牲精神。拋棄了個人榮辱,只求能保全安南百姓。有沒有人理解、有沒有人唾罵全都無所謂。

  做為領導者,犧牲手裡的一部分權力,用其換取百姓免遭戰火波及,即便成功也是罪。明知道不敵,還號召大家一起去送死,更符合人性。換個位置,自己怕是沒有這份勇氣。

  阮香江最終也沒敢和皇帝擊掌為誓,但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滿懷感激一步三回頭的跟著張然出宮去了。有關安南政策的執行皇帝是不會和他詳細講的,那是袁可立的工作。

  “王承恩,你覺得此人是忠是奸、是善是惡?”

  洪濤也沒因為輕易獲得了安南的臣服而沾沾自喜,目前說得再好也是計算,連投資還開始,距離收益很遠,談得失為時過早。不過可以聊聊別的,比如對阮香江這個人的看法。

  “……奴婢看不出來,萬歲爺此前不止一次講過大奸似忠、大善似惡的道理,在沒有看到其行為之前妄加判斷是不對的。”王承恩邊走邊想,過完橋就有了答案。

  “哈哈哈……朕諄諄教導了六七載,有你今日之言足矣。去知會尚膳監一聲,晚上讓當值的和朕一起吃涮肉還有魚片,算是獎勵!”與海軍突襲成功、安南收服有望相比,王承恩的回答才讓洪濤真正開懷大笑起來。

  朝臣們至今為止,依舊以為自己能坐穩皇位無非是趁機建立了海軍、用謀反案打擊了文官集團、用新政增加了朝廷稅賦、用南洋大米賑濟了北方災民這幾招。

  其實他們都漏了一個大殺招沒看見,或者說根本不屑看。真正能讓他們家破人亡的並不是自己這個皇帝,而是皇宮裡一群很特殊的小太監和南海子皇莊裡幾百上千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