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18 早朝發難

  沒辦法,這就是事實。當年黎氏打敗了莫氏之後,確實曾上表大明朝廷請封,可過程有點潦草,既沒派使節也沒表表誠意。萬曆皇帝看了乾巴巴的奏表之後只批了三個字,知道了,然後就沒了下文。

  對於安南黎氏大明朝廷沒什麼好感,永樂年間的交趾布政使司,就是因為黎氏帶頭反抗才被迫撤銷的。在安南地區,黎氏始終對由漢人插手管理當地事務持堅決反對態度。

  這次安南使節來朝貢,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瞭如何倒袁上面,有意忽略了黎氏曾經的所作所為。皇帝畢竟年輕,又沒怎麼讀過書,怎麼可能對一百多年前發生在萬里之外的事情瞭解得這麼清楚呢。

  可事情的發展偏偏就這麼巧,皇帝看似很合理的幾個問題一問,居然就把當年的事情給扯出來了,反倒讓朝臣們陷入了兩難境地。

  信口胡言吧,司禮監有歷朝歷代皇帝批紅的存檔,這才過去不到二十年,很快就能查出來,欺君之罪誰也不敢輕易嘗試。支持黎氏也不成,萬曆皇帝明明就是沒表態,總不能當著兒子說老子的不是,罪過更重。

  “那這事就不好辦了,莫氏依舊是我朝冊封過的都統使,反倒是黎氏名不正言不順。現如今黎氏遣使臣前來朝貢,難道讓朕為亂臣賊子張目不成?”

  御座上的洪濤此時心裡沒有絲毫欣喜,看似佔了上風,實則輸得徹底。堂堂一國的禮部侍郎和尚書,居然連鄰國狀況都搞不清楚,簡直就是一群正經事不幹、窩裡鬥全能的禍害,太可悲了。

  “陛下,臣有本啟奏!”就在楊廷筠和楊道賓全都啞口無言之際,稍後的位置又站出來一人。

  “哦,胡愛卿所為何事?”有道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洪濤越不想看見誰,誰偏偏就要主動站出來,想躲都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