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25 有實有虛

  但他們絕看不到第三步、第四步!只要把銀子主動拿出來投入工廠,除了能拿到利潤,還會推動經濟體制從實物向貨幣快速轉換,一步步摧毀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舊模式。

  工廠開的越大、利潤賺的越多,這種趨勢越明顯,速度越快,還是不可逆的。到時候不管是誰,哪怕始作俑者皇帝,也無力讓其倒退半步。誰敢擋在前面誰就會被碾壓成齏粉,啥也剩不下。

  後世裡有個姓馬的不是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誰能改變明朝的經濟基礎,誰就能改變明朝的政治、法律、哲學甚至藝術思想。

  到時候就不用像現在這樣打著各種名義向下一代傳播新的知識和思想了,經濟基礎導致的社會變革自然而然會補上這一課,同樣也是誰也攔不住更阻止不了的。

  不過有一個人能在整個轉變過程中對每個環節的快慢進行微調,而這個人就是自己!

  換句話講,只要讓大明進入到這條通道,自己就是唯一的掌舵者。想快就快、想慢則慢,任何人都無法左右,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神了,必須值得高興高興。

  “恭喜二位,大明覆興之路今日由你們的腳下開始了。來,自己滿上……喝完了朕就把解決辦法講出來,誰喝的快先告訴誰!”

  不過想把大明的官僚士紳都拉進大坑,光靠自己還不太夠用,必須得有幫手。被御馬監內侍領進西苑的這兩位大明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和主事,就是最好的執行者。

  徐光啟年歲比較大,性格更沉穩些,沒急於表態,端起酒壺倒了一杯。皇宮裡都是各地上貢的好酒,這一罈就是窖藏多年的金華酒,不喝白不喝。

  “陛下,機械廠已經不堪重負,臣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但王徵年輕氣盛,肚子裡裝不了太多委屈,一邊倒酒一邊訴苦。機械廠的產能已經被拉到了最高,卻仍是供不應求。而官督民辦又是皇帝倡導新政中的一部分,不能不予配合,確實左右為難。

  “朕可曾說過機械廠必須滿足各地工廠的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