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27 錦囊妙計

  做好思想準備,在今後的好幾年時間裡,你們師徒二人可能都是眾矢之,無時無刻不被同僚誹謗彈劾,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好消息是同樣倒黴的不止你們,李之藻、趙士禎等人很快也會步後塵。而李贄、袁可立、袁應泰等人早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

  其實洪濤早就知道機械廠的情況,只需和葉向高打個招呼,再讓王安私底下走訪一些官員做出暗示,徐光啟和王徵的壓力就會去掉七八成。

  但始終沒去做,就眼睜睜看著他們苦苦支撐不吱聲也不表態,直到無法忍受提出了請辭要求才召入後宮耳提面授,是不是有點晚了?

  怎麼說呢,按照洪濤的理論一點都不晚。他崇尚挫折教育,認為不管是誰,想成功之間必須遭受折磨,越是痛徹心扉,越鍛鍊意志和品格,也記得越深刻。

  萬一扛不住被壓垮了咋辦?兩個字,取捨。這種考驗不光是對屬下的檢驗,也是對自己的鍛鍊。能通過的才是有用之才,通不過則說明人格缺陷太嚴重,即便天賦再好不能重用。

  將來的攤子會越鋪越大,他們都必須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自己沒精力、沒能力再事事躬親了。和眼下的考驗相比,以後的壓力會更大、局面會更驚險,過不了這一關的只能放棄了。

  “……臣願效仿李總督袁總督,為陛下為新政肝腦塗地!”話已至此,王徵就算再一根筋也該聽出點意思了。正好手裡還端著酒碗沒放,一仰頭先喝光,再行稽首禮表明態度。

  李贄和袁可立這兩位在朝中已經是新政的代名詞了,雖然褒貶不一卻名噪一時,不出大意外的話,將來在史書上肯定也得有濃重的筆墨。一想起能和這兩位封疆大吏平起平坐,年輕的心中必然是憧憬大於惶恐的。

  “陛下是否還有錦囊妙計可供微臣仔細參詳?”徐光啟也聽明白了,但沒這麼激動。

  關於自身命運他早就看明白了,就算皇帝不說也只能像李贄那樣一往無前,根本沒退路了。所以此刻表態並不關鍵,接下來該如何去做才重要。按照以往的經驗,皇帝肚子裡肯定已經有了對策,不用白不用。